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南洋商報:G20峰會中國發聲 美歐應棄對華迷思

2011年11月09日09: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日前刊文說,G20峰會上,中國呼吁美歐給予中國公平的貿易待遇。政治不是抽象的意識形態,而是為經濟服務的策略手段。在此情境下,美歐確實應該消弭對華濃濃的政治迷思了。 
 
  文章摘編如下:

  世所關注的“二十國集團”戛納峰會閉幕,高潮迭起不亞於戛納電影節,而峰會並未給歐債危機提供更高的藥方。中國強調歐洲應該發揮“自救”能力,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不關心歐債危機。

  就在峰會期間,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署名文章,闡述中國政府有關原則立場。文章表達了三層意思:一是中國實施擴大內需來應對危機。二是中國穩定出口的同時擴大進口,為促進對外貿易平衡。三是批評某些國家把經貿問題政治化。

  中國的態度已經表述得相當清晰。一是指向性,對美歐喊話,表達中國對多年來對華貿易政治化的不滿﹔二是立場性,可謂鮮明,三方貿易不平衡的責任不在中國,不在人民幣匯率,而在對華的貿易壁壘和政治設障﹔三是訴求性明確,歐洲應放開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和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四是給予美歐希望願景,中國將加大進口力度,未來五年內實現進出口平衡。

  若從長遠的世界政治經貿趨勢分析,本輪G20可稱得上是中美歐貿易的轉折點。對美歐而言,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中國的援助,但同時也比任何時候對華的貿易順差感到“忌憚”。危機中的美歐加上特殊的政情國情,將會加劇美歐內部的政治焦慮和權力博弈,因此會加深對華的貿易“恐懼”,提高制華的門檻。此前美國參院通過人民幣匯率的相關法案就是明証。對中國而言,賦以政治偏見的貿易制裁絕對不能忍受。

  本輪G20峰會,中國才會幾乎吶喊,呼吁美歐給予中國公平的貿易待遇。中國以此為契機,建構一個新型的中美歐政治經濟新秩序。

  政治不是抽象的意識形態,而是為經濟服務的策略手段。在此情境下,美歐確實應該消弭對華濃濃的政治迷思了。

  為了現實需要,美歐最好破解籠罩在中美歐貿易關系上的政治困擾,厘清政治和經貿的界限,使中美歐貿易沿著互利、常態和市場化的軌道發展。

  歷史是現實的鏡子,拂去時空的蒙塵,人們會發現中國和西方世界在貿易理念上乾坤倒轉。當年的滿清帝國以天朝帝國的政治優越感排斥來自西方的自由貿易,結果是一敗涂地。現實卻是,中國成了自由貿易的先鋒,美歐固然不是閉關鎖國,卻有著政治倨傲。地球村時代,到了西方換位思考丟卻政治負擔的時候了。(張敬偉)
(責任編輯:趙磊)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