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走出“莫與陌生人說話”誤區

2011年11月08日07: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莫與陌生人說話”,是個誤區。而今,人們在這個誤區越陷越深。甚至許多孩子剛剛懂事,這句“口頭禪”就天天時時在耳旁敲打。

  在這樣的社會語境下,人們走在大街上哪怕是無聊閑逛,瞧著迎面的路人,不是滿臉木然,就是冷若冰霜。即便在公交車上並肩就坐,誰也不願正視。有一次我在地鐵上目睹過這樣一幕,一個小伙子嘻笑地逗著身旁中年婦女懷裡的娃娃:“小朋友真漂亮!”想不到,中年婦女杏眼怒瞪:“漂亮不漂亮關你屁事!”弄得小伙子下不了台,尷尬得直搖頭。當時我很郁悶,社會咋變得如此冷漠、悲涼和不可理喻?陌生人世界需要如此警惕、設防和敵視嗎?

  日前據《新華日報》報道,河南小伙子曹廣峰連續在北京、廣州、上海、重慶、南京等8座中心城市進行了“微笑拉手”測試,一位年輕貌美的姑娘在大街上主動向陌生人微笑著伸出手,如果對方回應與之握手,會得到姑娘50元的褒獎。在北京測試361名路人,與姑娘握手的僅4人﹔在廣州測試587名路人,與姑娘握手的僅1人﹔南京的成功率最高,也只是5%。可見我們的社會“病”有多重,對陌生人冷漠習慣了,警惕防范成自然了……

  我並非主張完全放棄對陌生人的警惕。在一定程度上對陌生人有所設防是必要的,畢竟大千世界形形色色,難免混雜不良之徒、居心叵測分子甚至不乏罪犯,但也沒必要風聲鶴唳吧。譬如,一般正常的禮儀交流、禮貌侃談有何妨?其實,與陌生人無拘束地交流可以讓人感到隨意和暢快。我們每天都要出入生人世界,如果生人世界處處有禮貌的微笑和真誠的問候,那該多好!而由於我們自覺不自覺地過度警惕和設防,搞壞了生人世界的氛圍。

  我的體驗恰恰與“莫與陌生人說話”的社會共識相反,總覺得生人世界並非不可親可愛可戀,有時和生人交往,還感到特別自由、舒暢和愜意。譬如在火車上,與那些萍水相逢素昧平生山南海北的旅客在一起交談,可以暢所欲言,而這種無拘無束的侃談,往往能增加不少見識。

  “拒絕冷漠,傳遞溫暖”,是近期QQ網上的一句廣告語,我以為具有現實意義。不管是生人社會還是熟人社會,如果都能充滿友善的目光、親和的微笑和仁愛的關注,那該多好啊!當然,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官員誠實守信,率先垂范,發揮引領作用。(石飛)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1年11月08日   第 05 版)
(責任編輯:陳興來)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