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家之主而言,生活順風順水,日子可以過得逍遙自在,所需做的決定大概都是些錦上添花的事情。但是,生活總不會一帆風順。遇到困難時期,一旦決定不明智,面臨的便可能是災難性后果。一家之主面臨的壓力不言自喻。如果把家庭單位換做國家,再放到目前全球經濟萎靡不振的大背景下,不難想象那些危機中的國家首腦的當家之難。
先來看“霸主”美國。美國總統無論走到哪裡都一定是世人關注的焦點。最近,奧巴馬在亞洲掀起了不小的波瀾。雖然依稀能感受到美國國力衰退的焦躁與無奈,但是一眾國家的依賴依然讓這位總統風光無限。然而,奧巴馬的日子並不好過。
上星期,數千人聚集在白宮前,反對建設一條把油砂從加拿大輸送到美國中西部的高壓管道。加拿大的油砂一向名聲不佳,因為油砂油滲透於泥沙之中,分離與提取要燒掉大量礦物燃料,排放大量溫室氣體,而它形成的尾礦則危及動物、污染環境。於是,一面是美國離不開的原油和眾多利益集團,一面是環保人士的義正言辭和一直以來要做“清潔能源”的承諾,奧巴馬政府無奈選擇推遲決定至2013年。不過,有的媒體把這種拖延轉變為對奧巴馬領導能力的質疑,甚至歷數自入主白宮以來,奧巴馬在醫改、減赤等重要議題上所做出的種種妥協,批評這是一位不該做出決定的總統。然而,對於奧巴馬而言,一面是糟糕的國內經濟形勢,一面是國會兩黨無休止的爭斗。
奧巴馬再難也難不過黯然下台的帕潘德裡歐和貝盧斯科尼。面對歐盟緊縮財政的苛刻要求與國內此起彼伏的抗議示威,“斗士”老帕居然出現了“撂挑子”的沖動——宣布進行全民公投,把決定權交給全體希臘民眾!雖然這最終証明不過是場鬧劇,但是可以想象一下老帕當時感覺自己已經走投無路的郁悶。老貝更有意思,老貝在統治意大利政治舞台的17年裡,經濟和社會改革幾乎沒有發生過。無論是在各國經濟發展良好的過去還是歐元區人心惶惶的現在,老貝似乎一直不曾受到影響。對於老貝的不作為,最經典的一幕莫過於10月歐盟在布魯塞爾就希臘危機問題談判結果召開新聞發布會的一個瞬間:當記者問到,意大利將採取怎樣的財政改革措施時,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相互交換了一個嘲諷的冷笑。
究竟該如何做出合適的決定?這或許是當家最難的地方。而如今,在這個人人都可以發出聲音的時代,每個國家的“當家人”都能聽到太多的聲音。《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裡德曼在一篇評論中指出,這個時代中,會有越來越多的創新想法來自普通大眾。不過,最終總會需要有人把這些想法融匯在一起並形成一條前進道路、一套可以改變人們生活的政策和一群可以貫徹實施這一切的人群。做這件事的人,便是領袖。(張紅)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1年11月19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