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橫行的時代,許多為人關注的話題被搬上了微博被人圍觀。但你知道麼,除了關心新聞訊息外,微博也可以是你的理財前沿陣地。潮人們,你會用微理財麼?
海量落地資訊
微博上也能理財嗎?當然。而今微博擁躉者眾,許多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財經網站紛紛開設了各自官方微博。不僅如此,許多保險公司的省市分公司、銀行的省市分行等也開辟了官方微博,以和博友互動,傳遞最新的“落地”訊息。
例如,11月5日“建行湖南省分行電子銀行”的微博上就有一條“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3月30日辦理短信跨行轉賬、短信異地匯款、短信對公轉賬等業務時手續費按櫃台1折收取,最低1元,最高5元”的信息。而“6月27日招行將推出3天6.3%的理財產品”的消息,也出現在了經認証的招行長沙分行微博上。光大銀行更是將其官方微博鏈接上諸如水電煤氣等民生繳費項目,讓微博控們嘗鮮微博鏈接來自助繳費。
多名星城銀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隨著微博新媒體的興起,微博也將成為許多金融機構產品服務營銷的重要陣地。這意味著,不用打電話咨詢銀行,就可能知道持信用卡周幾在哪幾家餐廳吃飯可享折扣﹔不用問理財經理,就可能知道什麼時候有最新理財產品發售﹔不用前往銀行櫃台,就能獲取什麼時候用什麼渠道轉賬匯款最劃算的消息。這種自助微理財,因為微博的崛起變成可能。
交流對話無障礙
除了金融機構的營銷信息,投資者關心的宏觀經濟走勢、微觀理財門道投資前景甚至具體到家庭理財配置比例,這些都有機會通過微博平台分享到裡手們的見地。
目前,幾乎所有財經網站、門戶網站均開設微博廣場,以新浪微博、和訊微博、搜狐微博為例,不定期的微理財、微訪談話題會邀請各路投資分析師、銀行理財師以及財經作家等來分析具體的事件,為草根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提供信息。例如,國慶節后的股市反彈前夕,新浪微訪談請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員交流手中的虧損基金該如何操作﹔在人人對豬肉價格飆漲驚恐的6月,有理財師解讀通脹環境下如何理好自家財等。
此外,許多微博控會將自己的親身理財經歷以微博形式發表,例如如何通過記賬控制家庭日常開支,信用卡還款如何避免逾期,如何尋找風險更為匹配的理財產品。此時,微博成為素不相識博友們的無形交流平台。
銀行開微博態度趨謹慎
不過,當前並非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樂意建立自家官方微博平台。由於微博能及時反映民間情緒,而微博信息不僅能幫助銀行傳達正面的優惠活動舉措,還將成為客戶遭遇“鬧心”事件后宣泄個人情緒的載體,引發眾人圍觀和評論。
微博這把“雙刃劍”讓金融機構既愛又恨。例如,今年早些時候,外資銀行德意志銀行就將微博上粉絲眾多的出版人洪晃惹怒。洪晃在其微博中大發抱怨:“德意志銀行的私人理財是全世界最壞的服務,我快被他們給理成無產階級了”,不僅遭到眾人圍觀,許多人也參與評論,紛紛控訴各自與外資銀行結下的“梁子”。
記者昨日查閱新浪微博發現,星城銀行業中開立了官方微博的僅招行長沙分行、光大長沙分行、廣發長沙分行和建行湖南省分行電子銀行。可見,金融機構們對此態度仍趨保守謹慎。對此,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日前在某媒體公開指出,微博正日益成為一個重要的傳播工具,銀行等金融機構應當予以高度重視,日常要關注微博上的輿情,及時疏導不良情緒,不應坐等客戶的不良情緒演變為法律糾紛后再“扑火”。記者李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