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星島日報》4日發表社論說,奧巴馬成功收復了美國在布什年代的大量外交失地。盡管在外交和軍事上過關斬將,總統在國內運用權力,卻屢受國會種種掣肘。他推出的種種救助經濟措施,雖然穩住海嘯后的危局,但是經濟未能擺脫雙底衰退陰影。現時奧巴馬面對的危機與布什父親當年連任總統失敗類似。
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總統奧巴馬獲財經雜志《福布斯》選為今年全球最具權力的人。他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毋庸置疑,在國內權力卻不斷受到挑戰,要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來擺脫“外強內弱”打擊連任機會的危機。
《福布斯》的百人權勢排名榜,主要考慮四個條件,包括權力范圍涵蓋的人數、財金資源多少、跨區影響力,以及運用權力的積極性。
以美國國力及在全球事務中舉足輕重的地位,總統在權力排行榜名列前茅,並不稀奇。奧巴馬外交上修復了布什年代與歐陸的緊張關系,美國的新舊“死對頭”拉登和卡扎菲雙雙被殺,歐洲經濟疲弱及國債危機導致美國重拾環球經濟避風港的地位,重振一度被金融海嘯削弱的發言權。
陷老布什當年困境
奧巴馬成功收復了美國在布什年代的大量外交失地。盡管在外交和軍事上過關斬將,總統在國內運用權力,卻屢受國會種種掣肘。最明顯是在提高政府舉債限額方面幾乎拉倒,令美國喪失享受了100年的最高信貸評級。
他推出的種種救助經濟措施,雖然穩住海嘯后的危局,但是經濟未能擺脫雙底衰退陰影,失業率上升到9.1%的多年高位。展望將來,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警告經濟復蘇可能出現“令人沮喪的緩慢步伐”。奧巴馬以促進就業為施政主調,可是舉步維艱,一個又一個的千億刺激經濟和就業方案,一到國會就被卡住,無法落實。
現時奧巴馬面對的危機與布什父親當年連任總統失敗類似。
老布什任內,見証蘇聯東歐集團瓦解,正式簽約結束冷戰,世界由美蘇兩極爭霸演變成美國獨強獨大,美國出兵巴拿馬,又速戰速決大勝第一場伊拉克戰爭,“人氣”一時無兩,民調顯示九成美國人贊同他的工作表現,連任十拿九穩。
關鍵須鏟失業大山
可是,伊戰僅一年后,民調顯示有六成半美國人不認同老布什的工作表現,原因是他推出的種種刺激經濟措施未能及早見效,失業率高達7.8%。老布什最終被克林頓一句“是經濟啊,笨蛋!”擊倒,連任夢碎。
老布什的外交和軍事成就,絕不下於奧巴馬,美國當年的失業率也沒有現在高,都連任失敗。二次大戰的歷屆美國總統,除了裡根,沒有一個能夠在失業率超過6%的經濟環境下連任。奧巴馬顯然要突破這個困局,控制國會下議院的在野共和黨則銳意拖奧巴馬的后腿。奧巴馬的權勢能否持久,就視乎他有沒有辦法在國內過關斬將推行他的政策,不做“跛腳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