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影響深遠的訪問

吳建民

2011年11月04日19: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2011年新年伊始,胡錦濤主席即將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他就任國家主席之后,第二次正式訪問美國。美國方面非常重視這次訪問,稱之為“歷史性的訪問”。美國著名的戰略家布熱津斯基認為,胡主席這次訪問,是自1979年鄧小平訪問美國之后最重要的一次訪問。國際輿論對訪問的關注和重視也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世界如此重視胡錦濤主席此次訪問,絕非偶然。因為這次訪問是在世界大變化、中國大發展、中美關系處在一個關鍵時刻進行的。

  世界大變化是指,時代已經從戰爭與革命的時代,進入了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時代﹔一批新興大國正在崛起,其主力軍在亞洲,正在拉動國際關系的重心從大西洋向太平洋轉移。在世界大變化的背景下,中國過去30多年的大發展舉世矚目。中國的變化成為推動世界變化和人類進步的重要因素。

  新世紀第一個10年已經過去了,在過去的10年裡,中國與世界的合作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2000年,中國的對外貿易額為4743億美元,去年猛增到近3萬億美元,10年增長了6倍,這在人類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國與世界的合作中,中美關系佔了一大塊。2000年,中美貿易額為744.7億美元,去年上升到近3800億美元。中美之間經濟上的相互依存已經到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地步。

  我去年11月到美國去巡回演說,從西海岸到東海岸,走了7個城市,與美國各方人士進行了接觸。我深深感到,金融危機重創了美國經濟,美國人的情緒低落,對未來缺乏信心,經濟仍然在低谷徘徊。美國的上述狀況,與中國經濟仍然保持著高速增長、對未來很有信心,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美國人自信心一向是很強的,但是今天可以看出他們的自信心有了相當程度的動搖。這種狀況,就使得美國人在同外部世界打交道時,特別是同蒸蒸日上的中國人打交道時,產生了十分復雜的心情。從中國方面來說,我們的領導人非常清醒,一再向世界重申: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這條道路是小平同志為我們開創的,是唯一能把中國引向繁榮富強的道路。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包含著中美關系要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在新世紀第二個10年剛開始的時候,胡錦濤主席就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外交的重大行動。相信胡錦濤主席這次對美國的國事訪問不僅會在戰略層面上向美方闡述中國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而且會與美方一道採取扎扎實實的措施,推動中美關系在新的10年裡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這不僅是中美兩國人民的好消息,而且是世界的好消息。去年12月,我去巴黎會見了“歐洲建設之父”讓·莫內當年的辦公廳主任喬治·貝都安先生。這位老人80多歲了,仍思維敏捷,在談及胡錦濤主席即將訪美時,他顯得十分興奮。他對我說:“中美兩國關系一定要搞好,因為世界變化太大了,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弄不好會出事。而良好的中美關系對世界來說是一個穩定的因素、和平的因素。”貝都安先生的看法是十分睿智的,也反映出胡錦濤主席對美國國事訪問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期待。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1年01月18日 01版)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