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小行星8日從地月“縫隙”穿過 航空母艦大小

2011年11月08日07:54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小行星“2005 YU55”逼近地球。(虛擬圖 來源:廣州日報)

    一顆航空母艦般大小的小行星8日將從地球和月亮間的“縫隙”中穿過。

    科學家說,這顆小行星不會與地球或月亮發生碰撞,不構成任何危險,提供一個近距離研究的絕佳機會。

    穿縫隙

    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2005 YU55”,直徑大約400米,體積超過一艘航母,由太陽方向飛近地球。

    按美聯社說法,這顆小行星是近35年來類似體積小行星與地球距離最近的一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預計,這顆小行星將在美國東部時間8日6時25分(北京時間19時25分)到達距地球最近點,屆時小行星和地球相距不會超過20萬英裡(約合33萬公裡)。

    小行星飛行中與月亮最近距離不會超過15萬英裡(24萬公裡)。

    相比宇宙寬度,地球與月亮間平均38萬公裡的間隔如同一條縫隙。

    這顆小行星恰好要從地月“縫隙”間穿過。

    無危險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近地天體計劃主管唐·約曼斯說,小行星“2005 YU55”絕對不會撞到地球和月亮。

    “我們很自信,百分之百的自信,這(小行星)不是威脅,”約曼斯說。

    天文學家2005年發現這顆小行星,而后一直借助地面天線設備跟蹤監測。

    約曼斯說:“我們對小行星的軌道非常了解。”

    美國珀杜大學地球與大氣科學系教授杰伊·麥洛什說,地球和月亮此次會“安然無恙”。

    麥洛什說,假設“2005 YU55”撞向地球,落在地面上會砸出一個直徑約6公裡、深500米的坑,導致7級地震,可能引發海嘯,浪高可達20米。

    機會佳

    近些年,一些科學研究發現,在地球形成初期,正是撞向地球的彗星和小行星為地球“送水”、“送碳”,從而給生命起源提供了元素基礎。

    近地天體計劃主管約曼斯說,這顆小行星近距離“掠過”地球,為天文學家觀察、分析小行星星體所含物質提供絕佳機會。

    “這不僅僅是一顆旋轉的石頭,”約曼斯說。

    約曼斯說,如果這顆小行星上有水,在未來的太空探索中,宇航員可以將這些小行星作為補充燃料和水的“補給站”。

    美國航天局判斷,“2005 YU55”屬C類小行星,含有碳基物質。

    天文學家將通過位於波多黎各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雷達觀測站觀測這顆小行星,以確定其是否攜帶液態水或冰。

    按照美聯社說法,美國航天局希望宇航員在今后幾十年內能夠登陸一顆小行星,為登陸火星提供技術基礎。美國今年7月全面結束航天飛機項目,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節約成本,為登陸小行星和火星作全力投資。(張遠)
(責任編輯:羅俊)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