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美國人“享受”不起來了

2011年11月10日08: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美國小孩和失業的媽媽一起排隊領取免費食物。

    提起美國,多數人可能會聯想到高收入、高消費、高享受。但據美國人口普查局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的貧困人口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4910萬人,約佔美國總人口的16.0%。很多美國人“享受”不起來了。

  有評論指出,金融危機以來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是近年來美國貧困人口增加的首要原因。根據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美國10月份失業率雖然是6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但依然達到了9%。美國目前仍然有近1400萬人沒有工作,其中近1/3失業超過一年。

  此外,持續的物價上漲也加劇了美國貧困率的上升。美國人口統計局前經濟學家戈登·格林和約翰·柯德爾近日發布報告稱,在2009年6月份到2011年6月份之間,經通貨膨脹調整后的美國人均年收入下降了6.7%。從家庭實際年均收入來看,2011年6月份為49909美元,低於2007年12月份的55309美元。實際收入的下降使得收入較低的家庭不可避免地陷入到貧困之中。如果這種局面持續下去,將會嚴重打擊以消費為基礎的美國經濟,經濟復蘇將更加遙遙無期。

  面對嚴峻的局勢,奧巴馬政府正竭盡全力防止貧困化的蔓延。奧巴馬曾經在9月8日宣布了總額4470億美元的就業促進法案,並於9月12日正式提交國會。然而,由於共和黨的反對,奧巴馬提出的法案在國會舉步維艱。

  不過,雖然在解決國內就業問題上一籌莫展,美國國會倒是通過貿易匯率法案,對人民幣匯率問題橫加指責。有專家就此指出,人民幣升值雖然有可能暫時提高美國國內就業量,但在生活消費品大量依賴中國生產情況下,這無疑會提高美國的消費品價格水平,壓低居民的實際購買力,不利於貧困化問題的解決。因此,美國要想真正解決貧困問題,還得找准病根,對症下藥。(袁澤慶)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1年11月10日   第 06 版)
(責任編輯:陳興來)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