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移動互聯網中國不只是“戰場”

2011年11月17日09: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移動互聯網如今正炙手可熱。

  桌面互聯網抑或通信業的大佬、創業者、投資者……都在紛紛“移動化”,不涉足移動,似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互聯網的。

  不過,熱鬧之余,也需冷靜,更需深思。要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更要明確未來的方向。當下,這尤為重要。

  如今,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成長相當迅猛,盡管發展進程要晚於美國等發達國家,但托龐大的人口基數之“福”,與桌面互聯網一樣,躍升為全球移動互聯網最大市場,也是指日可待。

  以蘋果為例,蘋果新任CEO庫克曾在發布會上專門提到,蘋果在中國上海的零售店開張后的首個周末兩天有10萬客流量,而在美國洛杉磯的店開一個月才有10萬。

  難怪有市場研究者稱贊,中國已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全世界最激動人心的市場。

  不過,很遺憾的是,目前中國在全球移動互聯網鏈條的角色,仍止於此了——是市場,但不是創新的驅動力。

  當下的全球移動互聯網時代,經過長時間的技術儲備、布局和資本整合,已基本形成了蘋果、安卓和微軟“三國演義”的局面,而中國,還只是戰場,並不是?殺的主角。

  目前,中國在此領域,依然未能擺脫桌面互聯網時代“山寨”的陰影,有相當數量的應用及商業模式,都能看到美國同類產品的影子。

  在移動互聯網的終端軟、硬件方面,中國處於第三甚至第四陣營,而在關鍵的終端操作系統、終端核心芯片、移動Web技術方面則仍基本處於追隨狀態,更遑論向全球提供標准、制定游戲規則或設置議程的企業了——中國的企業要成長為在全球戰場上馳騁的主角,還有不短的路要走。

  誠然,移動互聯網降低了創業成本,激發了創新活力和激情。但諸如“憤怒的小鳥”等迅速成名致富的榜樣,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家的神經,助長了急功近利之風。目前中國的移動互聯網領域,彌漫著一股躁動之氣。創業者多,但創新者少。

  觀察中國的移動團隊開發的產品也可以看出,做游戲的多,做應用的少,這固然與初期移動市場多以美國為主不無關系,但開發游戲產品所需時間短、見效快,也是原因之一。

  此外,抄襲、盜版、競爭對手間惡意攻擊等桌面互聯網時代的野蠻生長方式,也已蔓延至這一領域。

  凡此種種,都影響著中國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發展。

  畢竟,著力於創新,佔據行業的制高點,掌握行業的話語權,才是發展的關鍵和根基。否則,難免不會重復傳統互聯網時代的故事。

  所幸的是,目前,全球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方向、產業規則尚未最終形成,市場格局仍在持續變化中,再加上手機等應用有其獨特性,中國仍存在創新突破的空間和時間窗口。

  更為重要的是,與桌面互聯網相比,移動互聯網的獨特產業路徑使得中國開發者第一次真正有了面對全球用戶、融入全球產業鏈的機會。

  在此領域,中國的從業者,還應有更大的雄心,更踏實的行動。(張意軒)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1年11月17日   第 05 版)
(責任編輯:陳興來)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