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陽光底下無新事

2011年11月15日08: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頗不平靜,中國青年人正在歡度一個自己發明的節日“光棍節”,而國際上消息非常密集,耐人尋味。

  標普“錯誤”發布法國主權評級降級消息﹔意大利總理辭職﹔西班牙和斯洛伐克政府對主權債務危機惴惴不安﹔阿盟中止敘利亞成員國資格﹔美國國防部長稱正考慮向伊朗追加制裁,動武是“最后手段”﹔APEC會議舉行,南海問題和TPP被提及﹔美國和澳大利亞進一步密切軍事同盟。

  唯物辯証法用普遍聯系的觀點看待世界和歷史,認為世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於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之中,反對以片面或孤立的觀點看問題。 唯物辯証法認為:聯系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

  雖說是“世事如棋局局新”,卻逃不脫“陽光底下無新事”。

  美國經濟學家、地緣政治學家威廉·恩道爾表示,中東動蕩局勢將使整個穆斯林世界——東起阿富汗,西至摩洛哥——處於一個較長的不穩定期。在這場混亂中,華盛頓會繼續讓北約直接露臉,自己則躲在幕后,最終目的是控制核心戰略資源——石油。9·11事件之后,小布什政府高度重視珀爾·費斯報告的擴充版,將這一計劃稱之為“大中東計劃”,在宣揚民主改革的外表下,“大中東計劃”其實是美國擴大軍事控制的一幅藍圖。恩道爾認為,“現在華盛頓想打破伊斯蘭世界原有的執政勢力,然后攫取他們的石油、黃金和財富,以挽救華爾街破產的銀行。”美國當年的計劃現在已經在中東開花結果。

  歐元區如果在多年的努力后依然倒台,歐洲這支重要的政經力量將受到無法想象的嚴重削弱。最大的受益者是誰,受損者是誰,不言而喻。最近有一位來中國出差的德國人,他是一個年銷售額60億歐元的家族企業的家族成員、股東和經理人,曾經在歐洲多國工作過,敬佩中國的古老文化,打算學習漢語,有政治理想,贊成文化多元,贊成歐洲歡迎技術移民,希望在若干年后競選歐洲議員。在學校期間,他認為美國的羅馬式和平有利於全球繁榮穩定,對霸權論、掠奪論和陰謀論不屑一顧。而在經歷過金融危機和歐元區動蕩的今天,他已經完全認可了該觀點。他認為,亞歐美的力量平衡最為理想,亞歐大陸的合作尤為重要。

  經濟增長的引擎已經日益從西方轉移向東方,從大西洋轉移向太平洋,世界需要公正合理平衡的政治經濟秩序,多極化的世界有利於中國和全世界的和平發展。明知沒有永遠的帝國,美國的戰略仍是盡可能地延緩自身的衰敗和阻止權力的轉移。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近日稱:“21世紀是美國的太平洋世紀”,美國的野心和布局躍然紙上。(楊寧)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1年11月15日   第 05 版)
(責任編輯:陳興來)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