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5日15時,圓滿完成護航和出訪等任務的海軍第十一批護航編隊,在駛入中國傳統海疆線之際,舉行“向祖國報告”儀式。這一刻,護航將士們軍容嚴整在甲板整齊列隊,向闊別了6個多月的祖國敬禮!
6個多月的漫漫征程,遠海大洋的全面檢驗,安全護送43批184艘中外船舶,驅離可疑海盜船隻58批126艘,創造了中國海軍護航編隊任務時間最長(2月27日至9月13日共計200天)、直升機飛行時間最長(104小時21分)、編隊編成人數最少(778名)、訪問國家最多(5個)等“四個之最”。
回望身后無垠的大海,多少往事歷歷在目。
3月24日深夜至25日下午,編隊抵達亞丁灣后的第二次單獨執行護航任務,就與可疑海盜小艇不期而遇:在10多個小時中,先后有5批可疑目標襲擾編隊,編隊通過施放信號彈、爆震彈等方式,成功將可疑目標驅離。這是編隊第一次與海盜正面交鋒。
首戰告捷,但與海盜的較量卻無時不在繼續。5月15日清晨,編隊遭遇了護航期間規模最大的一次“群狼”襲擾——40批70余艘可疑海盜船隻突然向編隊高速扑來。
“‘青島’艦高速機動,對可疑船隻實施外逼驅離!直升機發射爆震彈、閃光彈進行警告驅離……”編隊指揮員楊駿飛沉著冷靜,果斷發出各種指令……
險情並未就此解除。面對這群可疑船隻,編隊果斷使用重機槍對其進行警告射擊。伴隨著127發重機槍子彈的怒吼聲,這群可疑海盜船隻四散逃竄。
像這樣驚心動魄的戰斗,經常在亞丁灣上演。一次次兵不血刃,一次次化解危機,編隊始終確保了被護船舶和人員、編隊自身兩個100%安全!
在危機四伏的護航過程中,在與狡猾的海盜及其神出鬼沒、幽靈般的可疑小艇進行斗智斗勇較量的同時,編隊逐漸摸索總結出海盜活動的特點規律,修改完善了單縱隊、雙縱隊、方位隊、人字隊等護航隊形以及伴隨護航、分批護航、接力護航、區域護航、延伸護航、隨船護衛等護航方式,既減少了兵力使用的強度,又提高了護航效率。
護航編隊出色的機動能力和反應速度,中國海軍敢於擔當的精神,贏得了越來越多國家的信任,在過往亞丁灣的中外商船中樹起了自己的威信與形象。他們不會忘記:當被護商船動力系統發生故障,編隊立即派去技術骨干維修﹔當被護商船船員出現傷病時,編隊及時提供醫療支援……
遙遠的亞丁灣,不僅成為中國海軍礪劍深藍、展示形象的最佳地點,也成為中國海軍貫徹“和諧海洋”觀、開展對外交流的窗口。
4月6日,中國“祥華門”商船在伊朗海域突遭海盜登船襲擊,編隊奉命高速駛往事發海域組織營救。然而,對於遠在一千多海裡之外的中國海軍護航編隊來說,即便用最快的速度趕往事發地,也需要30多個小時的時間。編隊積極協調國際反海盜力量提供支援,僅僅9個小時,在多國海軍的合作之下,“祥華門”商船最終得到伊朗海軍的成功營救。事實上,這有賴於中國海軍護航編隊長期以來與各國護航力量開展的廣泛交流與合作。
4月27日,編隊指揮員楊駿飛少將與北約508特混編隊指揮官西南﹒阿斯米﹒托遜少將在亞丁灣實現了首次互相登艦會面交流。護航期間,編隊指揮員先后5次與外軍指揮官進行海上會面交流,5次協調外軍對無法加入中國護航編隊的中國船舶護航,3次為中國及外國遇襲船舶提供支援。從國際反海盜動態信息共享到指揮員會面交流,編隊積極攜手國際反海盜力量,共同維護黃金航道安寧,表明了中國海軍正以更加自信、開放、透明的形象和姿態融入世界,在與別國海軍不斷增強理解、合作和互信中,充分展現人民海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和平之師的良好形象。
開放合作、友好文明的中國海軍,傾力構建和諧海洋,以開放、自信的姿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贏得外國海軍同行的尊重。編隊政委夏克偉說:“護航行動既在亞丁灣留下了中國海軍的閃光航跡,也架起了與世界各國海軍的友誼之橋。”事實証明,在中國海軍與各國海軍的共同努力下,亞丁灣已經由一個“恐怖之海”,變成了世界各國海軍的“合作之海”。
據不完全統計,護航期間,有不少官兵都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先后有數十名官兵主動中斷休假、推遲婚期,20名初為人父的官兵不能陪在妻兒身邊,有的還得默默地承受著家庭遭災、親人傷亡的痛苦……他們把遺憾化作了汗水,把忠誠融進了深藍,用實際行動抒寫著無悔的青春。
中國海軍護航編隊不僅是亞丁灣過往船舶的守衛者、和諧海洋的實踐者,在吉布提多哈雷中心小學師生的心中,他們也是充滿愛心的友誼使者。
多哈雷中心小學僅有5間板房式的教室,在這裡讀書的孩子,幾乎沒有像樣的文具。6月5日,編隊指揮員楊駿飛、政委夏克偉一行前往多哈雷中心小學,向孩子們贈送了書包、文具和體育用品。
當他們離開時,吉布提的藝術家和師生們跳起了熱烈的傳統民族舞蹈,有的學生一路隨車奔跑……
經受了戰斗的洗禮,滿載著勝利的果實,海軍第十一批護航編隊於7月23日踏上出訪征程,先后訪問了烏克蘭、羅馬尼亞、土耳其、保加利亞、以色列。通過開展高層互訪、文體交流、軍艦參觀、甲板招待會等活動,表明了中國海軍致力於維護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的真誠願望,宣揚了中國建設和諧海洋、和諧世界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