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千萬富豪現“薪盲族”盲目投資成風險

2012年08月03日10:1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國每1300人中有1人是千萬富豪”。《群邑智庫·2012胡潤財富報告》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

中國富豪階層增長之快,令人咋舌。快速增長的富豪同時也催熱了“薪盲”現象,富達國際投資亞太區投資資訊總監吳玉慈(Betty Ng)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86%的亞洲城市居民屬“薪盲族”,無法正確定義其個人收入地位。

千萬富翁輪廓

調查顯示,千萬富豪的平均年齡仍然保持為39歲。男女比例6:4。這是一個逐漸增加數量的群體,他們平均每人擁有2個私人銀行賬戶,3輛車,4.2塊手表﹔平均每月出差8天,每年出國3次﹔旅游是出國的首要目的﹔一年平均有20天假期。

休閑時間,富豪們喜歡旅游、看書和品茶﹔運動則喜歡高爾夫、游泳和瑜伽﹔46%有抽煙的習慣,70%有品酒的習慣,喜歡紅酒和香檳。手表和古代字畫是較為主流的收藏品類。納稅和慈善捐款被認為是體現企業家社會責任的最好方式。八成育有子女,出國留學是普遍選擇的教育方式,並且在為下一代選擇教育目的地時更多地傾向於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國家﹔而移民更傾向於加拿大、美國和新加坡。

雖然最近經濟大環境不太樂觀,但仍有28%的富豪表示對未來兩年的中國經濟非常有信心,盡管比去年減少了一半。盡管最近企業家不太願意冒太多風險,但還是有超過三成的富豪選擇積極投資。

固定消費與盲目投資

“盡管富翁數量猛增,但大部分新貴們還不能夠正確判斷其家庭收入。”吳玉慈告訴記者,在富達基金針對全球消費者的一次調研中顯示,67%的北京居民和69%的上海居民把自己歸入中等收入的類別。

“薪盲族”的產生,正是由於其無法正確定義其個人收入地位。相比之下北京市民對自己的收入地位有較為正確的認知,其中,能正確評估其收入地位的北京居民隻有23%,居十個調查城市之首。但仍有67%的北京市民低估其收入地位,有10%的北京市民則高估自己的收入地位。

“低估自己的收入地位,導致不敢大膽進行多元化投資,是目前出現的最大問題。” 吳玉慈表示。正是因為如此,對於富豪階層來說,保值類消費仍是千萬富豪的消費首選。

中國最保值的投資依然是房產,盡管在2011年相繼出台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然而房產投資依然是富豪投資方向的首選,其次是股票。而選擇投資固定收益和黃金的富豪比例今年明顯提高了,其中,選擇投資固定收益的從去年的19%增加到41%,今年投資出現了黃金熱,選擇投資黃金的達到26%。而選擇投資房地產的從去年的72%減少到60%。

“對保值品的消費,說明大部分人仍然保持傳統消費和理財觀念。”吳玉慈表示,隨著中國金融體系的進一步改革,人們將可以接觸到越來越多的投資產品和投資渠道。金融素養的培養如今在中國顯得更為重要也日益迫切。”

令人擔憂的消費趨勢

在今年的富翁消費中,有關教育的消費傾向頗令人擔憂,85%的千萬富豪會考慮將孩子送出國留學,億萬富豪更是高達90%。在出國留學年齡段的選擇上,富豪認為高中是最適合的出國留學時間。

移民狀態也可以從另一方面反映出富豪對於子女出國留學的態度與看法。很高比例移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子女的教育、醫療和退休生活。16%的富豪目前已移民或者在申請中,還有44%的富豪考慮移民。加拿大和美國再次成為移民目的地首選國。

伴隨著海外教育與移民的需求,海外投資也成為熱點。中國富豪中擁有海外資產的已達1/3,在南部地區更是高達55%。海外資產在總資產中的平均佔比為19%。在目前沒有海外資產的富豪中,也有將近30%的人在未來三年有進行海外投資的計劃。子女教育與移民是海外投資的兩大主要目的。富豪海外投資標的以房地產為主,基於方便移民、以房養學、較低價格和永久產權等考慮,海外置產的趨勢火熱。

富豪也關注自身的學習和進修,他們現在越來越喜歡到商學院裡修讀EMBA和CEO課程。

吳玉慈表示:“傳統上人們認為通過教育及勤奮工作,可以晉升中等或高等收入組別,但隨著中國社會對高學歷的需求不斷增加,我們正面臨‘學位泛濫’的問題。為了增加收入、更好地保障管理財務,中國居民必須學習財務知識、培養金融素養,以此長遠地從儲蓄及投資中獲得新的收入來源。作為子女,也應該學習如何管理從父母繼承而來的財產,盡力創富增值。”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