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至1949年,節節敗退的蔣介石,密謀選一“單純環境”,另起爐灶,而其中之關鍵,就是將金庫黃金秘密運往台灣。
1948年11月30日夜晚,一次與黃金相關的秘密行動,就在上海灘邊的中國銀行悄然進行。
蔣介石對黃金秘運行動非常謹慎,基本仰仗自己的親屬,他讓兒子蔣經國負責總執行,包括護航軍艦的協調調度,也是由蔣經國負責﹔因此,蔣經國、俞鴻鈞、宋子文是第一批黃金運台的幕后三人小組﹔幾經協調后,首航艦艇由海關的緝私艇“海星號”負責。
首次運輸的200萬兩黃金,歷經兩天一夜的航程,於1948年12月2日抵達基隆港。自此,台灣銀行金庫的黃金,結合先前日治時期留下的3萬兩,共有203萬兩。
1949年1月1日,從上海海運60萬兩黃金,其中10萬兩到廈門鼓浪嶼,50萬兩到台灣。
1949年1月20日,90萬兩黃金從上海海運到鼓浪嶼。
1949年,空軍從上海江灣機場、南京明故宮機場空運55.4萬兩黃金到台灣鬆山機場。
1949年5月24,國軍從上海撤離,最后運出19.6萬兩。
1949年10月1日,鼓浪嶼的黃金被悉數運到台灣,共有22萬兩。
在蔣介石的幕后指揮下,國民黨政府先后將450萬兩黃金分批秘密運往台灣。而當上海解放后,負責押運人民幣的大隊長張振國第一次進入中國銀行的金庫時發現,眼前的這座金庫至少有3個籃球場,裡面很空,什麼都沒有。
根據上海地方志的資料,國民黨政府離去后,上海所有銀行金庫的黃金,僅剩6180兩,是原來國庫黃金的百分之一。
本文來源於環球網論壇或博客,不代表我網站贊成該內容或立場。如可能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網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