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健和夫人熊友榛

1977年朝鮮金日成主席和申健在一起
黨中央的嘉獎令稱贊他:“身入虎穴,不顧個人安危﹔緊急關頭,挺身而出﹔機智勇敢,沉著大膽,含辛茹苦,英勇斗爭,巧妙地和敵人周旋,使黨的負責同志和黨的機關免遭敵人的逮捕和破壞,轉危為安﹔是全黨的模范,為全體干部學習的楷模。”
組織上評價他:“不愧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杰出的外交戰士。”
蔣介石兩次單獨接見,勉勵他:“你在胡長官那裡,很有前途。”
“作為子女,我們也很少聽父親講他自己的故事。”57歲的申強,不時用手撓頭,面帶歉意地向記者微笑,“這也許是他的職業習慣使然。”
申強的父親——申健,是我黨隱蔽戰線的“后三杰”之一。然而,在申強眼中,父親除了不太愛說話之外,與普通的父親沒有什麼兩樣。只是偶爾在不經意間,在遇到相關的人或事時,父親才會提及自己那曾經充滿傳奇的經歷。
深入埋伏進胡宗南部隊和中統
黨政軍特商5份津貼全交黨費
1915年5月2日,申健出生在河北省大城縣王文村一個農民家庭。當木匠的父親給他取名振民。天資聰慧的申振民小學畢業后,考取了天津的名牌中學——南開中學。在這裡,他接觸到了許多進步思想和進步書籍,高爾基的《母親》他就愛不釋手看了好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