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被蔣介石先后兩次單獨接見的中共臥底是誰?【7】

2012年08月13日15:23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劉少奇親自為他改名字
 
  老地下黨員成為外交
 
  1949年7月,留學美國數年的申振民和妻子熊匯苓及陳忠經歷經千難萬險,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熊向暉此前已經先行回國。
 
  “他們一回到黨的溫暖懷抱,組織上便指示他們改名字。”申強回憶說,申振民改名為申建,意思是獻身於建設新中國的偉大事業。后來,劉少奇主席在一張委任狀上給“建”加了一個單人旁,從此他便正式改名“申健”。熊匯苓改名為熊友榛。
 
  申強認為,組織上要求他們改名的目的,是考慮到使用原名的他們受黨的派遣打入國民黨內部,從事地下工作的任務已經勝利完成了,今后改用新的名字,將由黨委任他們開始擔負新中國的建設工作。
 
 
  從忍辱負重的地下黨員到公開以共產黨員身份出現,申健夫婦從內心感到自由、歡快和自豪,他們滿懷激情地投入新中國的外交事業。1950年4月1日,中國與印度正式建交,申健被任命為第一任駐印度大使館臨時代辦,一干就是5年,直到1955年結束任期返回北京。這段時期,正是中印友好關系達到頂峰的時期,每年我國國慶,印度總理尼赫魯都要到中國使館參加招待會。
 
  赴任古巴大使遇惡劣天氣
 
  寧強行著陸也不取道美國
 
  新中國初創時期的外交工作,也與地下工作一樣,充滿了艱險。1955年萬隆會議前,台灣蔣介石集團的特務機關一手制造了“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爆炸事件。在大會閉幕時,中方得到美蔣特務要刺殺中方代表團團長周恩來的秘密情報,為了保衛周恩來的安全,中方代表團臨時緊急組織五六個身材高大的同志,圍在周恩來的周圍。
 
  身材高大的申健和其他同志一起,手挽著手,一步步向前擠,一點點往外挪,最后將周總理安全地護送到大門外的汽車上。目送著周總理乘坐的汽車緩緩駛去的時候,大家才都鬆了一口氣。后來,申健回想起來,還感到很欣慰,因為他有幸當了一回周總理的貼身警衛員。
 
  最驚險的一次,是在申健赴古巴擔任大使途中。古巴是拉丁美洲、也是整個美洲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國家,申健於1960年10月被周恩來親自挑選擔任第一任駐古巴大使。當年12月,申健一行途經莫斯科、布拉格、瑞士,乘坐荷蘭航空公司的包機,飛往哈瓦那。碰巧那天古巴天氣特別惡劣,飛機在機場上空盤旋了一圈又一圈就是無法降落。
 
  機組人員告知申健,雲層太低無法降落,隻能飛往美國的邁阿密。申健一聽,堅決不同意,因為美國當時是中國的敵對國家,新中國的第一任駐古巴大使出現在美國絕對是爆炸性的國際新聞!
 
  他一再懇請機組人員千萬不能飛往邁阿密,同時他與工作人員一起開始銷毀隨身攜帶的機密文件,為萬一遭遇不測做准備。機組人員決定冒險強行著陸,完全憑借著機場雷達的指揮,飛機成功地盲降在哈瓦那機場。新中國駐古巴的第一任大使就這樣在“鬼門關”走了一圈。
 
  在古巴擔任大使時期,恰好遇到美國雇佣軍登陸豬灣、古巴導彈危機等重大事件,申健沉著應對、不辱使命,圓滿完成了黨中央交給的任務,將中古關系推向了高峰。此后,申健還先后擔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秘書長、副部長,中國古巴友好協會會長,駐印度大使,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兼外交學院教授等職。
 
  1992年3月,申健因病在北京逝世。

 

 

(責任編輯:俊馳、趙鳴飛)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