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星島日報》報道,舊金山華裔選民教育委員會行政主任李志威綜合選務局的資料,指出李孟賢在市長選舉中,一舉拿下全市71%的選區,在華裔或亞裔聚集的小區更是取得非常高的支持率。反觀同為華裔候選人的市議會主席邱信福以及加州參議員余胤良,在華人小區中所取得的支持度並不高。
李志威指出,在全市575個選區當中,李孟賢贏出的多達408個,佔71%,剩下的分別由市議員艾華樂和市府律師赫雷拉瓜分,各得24%和5%,得票第四的市議會主席邱信福甚至一個選區都沒有勝出。
而在邱信福所代表的第三區內,華埠將李孟賢列為第一選擇的選票多達41%-65%,選邱信福的隻有9%-12%,並非其得票比例最高的選區,其中一個選區裡邱信福的得票率更僅有6%-7%。李志威對此認為,“邱信福需要擔心明年的市議會選舉,因為華埠應該是他的大本營,但他卻拿不到這裡的票。”
從得票的分布圖來看,李孟賢獲第一選擇最多的選區,集中在華埠/北岸、日落區、列治文區、訪谷區、波特拿區、外米慎區等,與2010年人口普查華裔在舊金山聚居的分布圖不謀而合,由此可見李孟賢確實得到市內華裔的大力支持。
日落區是余胤良擔任市議員、眾議員和參議員一直以來代表的選區,但余胤良在該區所獲得的支持並不顯著,獲最多支持的反而來自外米慎區和訪谷區近帝利市一帶。
李志威分析這很可能與余胤良得到菲律賓裔小區支持有關,而余胤良曾一度被視為大熱,但李孟賢宣布參選后余胤良開始對他進行猛烈攻擊,在選前的3至4周,余競選陣營幾乎每一份文宣均是攻擊李孟賢的,但很可能因此引火燒身。
另一方面,得票第二的市議員艾華樂亦失守其代表的第11區,該區內除了三個選區之外,其余均被李孟賢勝出,艾華樂勝出的選區幾乎全數在市議員坎帕斯的第9區,而傳統上該區由進步派所控制。
從投票率方面來看,李志威指出缺席投票初步佔總投票數的51.5%,最后數字估計達60%,可以說是舊金山市長選區有史以來缺席投票比例最高的一次。而李孟賢獲缺席投票中的63.4%,艾華樂則隻有18%左右,這個差距已經足夠為李孟賢奠定勝局。特別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一般情況下華裔選民的投票率要低15%-20%,但這次在華埠聚居的小區,例如訪谷區和華埠等投票率都很高,再次証明了李孟賢對華裔選民有強大的號召力。(胡健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