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他的這一謬論,聞一多一針見血的指出:我隻知道聖人也是“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的,為什麼孔孟的稱道古帝王是完全為別人打算,屈原的稱道就完全是為自己呢? |
臨近端午時無意中點擊到了方剛的《支持將端午節正式命名為“同志情人節”》。兩千多年前的一位偉大愛國詩人、沿襲了兩千多年的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如今竟然遭到了此種陰陽失調之人的惡搞,憤懣之情無法自已,故作此文以駁之。
一 方剛的屈原是“同性戀者”的由來
方剛此文說:“又一年端午節將近,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屈原是一位同性戀者,並且因失戀自殺,而非因“愛國”自殺的史實。
早在1944年,中國古典文學專家孫次舟便發表論文,指出屈原是同性戀者。因同性伙伴楚懷王多情別戀而自殺。《離騷》是屈原因失戀而作,非因亡國而寫。這一結論得到了楚辭專家聞一多的高度認可。
幾年前開始,我便一直在各種講座和課程中講:端午節是人類第一個關於同性戀者的節日。”
文中得知,就是這個方剛,已經好多年了,他就一直在宣揚他的“屈原是同性戀者”的謬論。可是,他的此文卻沒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新的發現,只是搬出了兩位已作古人的學者為他撐台面。
第一個是曾任四川大學南充分院歷史教授的古典文學專家孫次舟。此君於1944年在成都發表《屈原是“文學弄臣”發疑》一文,把屈原描述為類似於“王公大人有所愛於色而使”的男寵式人物,“和懷王有一種超乎尋常君臣的關系”的“富有娘兒們氣息的文人”。而他的《離騷》,則充滿了這位“富有脂粉氣息的美男子的失戀淚痕”。屈原對政治關心的著重點,也不是為了國家,而是在“懷王對他寵信不終,而聽信讒言,疏遠了他這一種為自己身上的打算上”。所以,屈原的自殺,也與匹夫匹婦的“自經於溝瀆”並無二致,並沒有多少值得欽佩的地方。(潘嘯龍《屈原評價的歷史審視》)
孫文一出,立即遭到了文史界的圍剿。沒幾個回合,自己便沒有招架之力了。幾十年后的今天,有人卻放出謠言,說是“朱自清請來楚辭專家聞一多主持公道,聞一多給了孫次舟4個字:‘完全正確’”。
聞一多就是方剛搬出的第二位古人。聞先生除了楚辭專家的身份以外,又是一位載於史冊的為大眾敬仰的民主革命烈士。請出他來捧場自然會有說不盡的好處。
方剛雖然沒有用楚辭專家聞一多給了“完全正確”四個字來表述,然而,“這一結論得到了楚辭專家聞一多的高度認可”實際上也就是“完全正確”。
雖然朱自清確實曾就此事請教過聞一多,但是,聞一多先生是否高度認可了孫次舟強加於屈原的同性戀者身份呢?結論是沒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