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要聞

鶴齡: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不是同性戀者【4】

2013年06月15日09:08    來源:新浪博客        字號:
摘要:對於他的這一謬論,聞一多一針見血的指出:我隻知道聖人也是“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的,為什麼孔孟的稱道古帝王是完全為別人打算,屈原的稱道就完全是為自己呢?

枚皋也是以辭賦而為漢武帝賞識的。雖然他也經常在漢武帝面前調笑戲謔,逗皇帝取樂,但是隻要有機會,他便會直言切諫。當漢武帝濫用人力物力,修建奢華的上林苑時,他就曾和東方朔一起上書反對,表現出了他不甘於作弄臣的諍臣本色。

東方朔的表現更是不凡,雖然漢武帝不予信用而以倡優待之,可是,他並不甘於弄臣的角色,經常利用自己的博學、膽識和聰明才智諷諫鞭策皇帝,甚至可以逼使皇帝按照他的意旨辦事,使皇帝成了他這個“弄臣”面前的“弄君”。他促武帝改變宣室宴請董偃的成命和忍痛誅殺犯罪的親外甥昭平君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當然,古代王朝也確實有專職的“弄臣”存在,但不是在歷史上留名的這些文士,《史記》中也不稱為“弄臣”而稱為佞臣幸臣,很可能當時在社會上的稱謂就是如此。司馬遷的《史記·佞幸列傳》就是揭實這一類人的存在。

如漢高祖的藉孺,漢惠帝的閎孺,漢孝文帝的鄧通、趙同、北宮伯子,漢武帝的韓嫣、韓說兄弟和李延年等。

這些人於文大都一竅不通,唯一的長處是狐媚惑主而求得寵幸,所以與文士毫不相干。

具體說到屈原,

《史記·屈原傳》開篇寫道:“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疆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這短短的幾句話告訴了我們,屈原是以他高超的內政外交才能深得楚懷王的信任而身居要職成為朝庭重臣的。是一位掌握國家內政外交大權干實事的權臣、謀臣和干城。

他主政時為楚國謀劃的聯齊抗秦方針無疑是一條利國利民的正確路線,使他無可替代的成了楚國愛國力量的代表。沒有他的楚國,馬上就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成了秦國的口中之食,不但國土被強秦所侵,連懷王自己也被秦國所虜,最后落得個身死異鄉的下場。由此可見,屈原對於楚國的存亡盛衰具有何等重大的影響!一個弄臣特別是佞幸之臣哪有可能具有如此大的潛能!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