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雍和宫,香火为何这么旺?【3】

——专访北京雍和宫住持罗布桑·散木丹(胡雪峰)喇嘛

本报记者 陆培法

2012年10月15日08: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爱国爱教、道风纯正的和谐场所吸引了信众

雍和宫秉持佛教热爱祖国、庄严国土、追求和平的理念,坚持爱国爱教、护国利民,做到了僧众心系国家、关爱社会,道场风清气正、众缘和合。

为增强僧众对祖国建设崭新面貌的感性认识,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果,雍和宫先后组织僧人到韶山、延安参观学习,组织参观西藏建设成就、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等大型展览。这使僧众们深刻认识到法运常随国运兴,只有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佛教才会彰显时代价值。

在道风建设方面,胡住持形象地概括为:净化道场,做到“干干净净”;如法如仪,做到“安安静静”;众缘和合,做到“恭恭敬敬”。

近年来,雍和宫投入大量资金更新花草树木、油漆粉饰寺院建筑,重新制作了导语标识,完善游客服务中心设施,撤销甬道旁和正门广场处几十家出租摊位和商亭,去除寺院的商业气息,提倡“顶礼佛法僧三支香为宜”理念。

传统节日和重要佛事活动期间,雍和宫游人香客众多。僧众们从加强道风建设入手,要求僧人经年潜心学修、弘法利生,用行动感恩社会、回报大众,自觉抵制名利诱惑,使信众游人从雍和宫僧众的仪表、言行及如法如仪的法事活动中,感受道场的庄严、佛法的神圣,形成了游览规范有序、礼佛心存恭敬的良好秩序,在闹市中营造了一个安静的道场。

真正的欢喜,是心存感恩;真正的平等,是相互尊重。雍和宫通过敬佛、敬法、敬僧的宗教仪轨,僧众上下相敬、以礼相待。法事活动也如法如仪,僧众严守戒律教义,规范行为礼仪,使干净的寺院、安静的道场让人“身入庄严处、心生神圣念”,从而使僧侣、信众、游客虔诚敬佛、心存恭敬、众缘和合。

 

(责任编辑:赵鸣飞)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