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皇家寺院的唐卡艺术

2012年10月15日08: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唐卡:大威德金刚坛城

  唐卡:阿弥陀佛

  在藏族传统艺术中,唐卡艺术堪称一绝。唐卡是藏语音译,其本意有二:一指平坦,二指政府诏令,后专指以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卷轴画。唐卡起源于松赞干布时期,成熟于宋元,盛于明清,随着佛教在西藏的传播而发展起来,为藏文化中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分布除西藏外,还有青海、甘肃、内蒙古、云南、四川等地。

  北京雍和宫所藏唐卡,其内容多为藏传佛教题材,为清中期的作品,而这一历史时期,正是唐卡艺术发展中最辉煌的时期。雍和宫唐卡从题材上看以佛教为主,还有藏医药类。质地上大部为布本彩绘,也有绢本彩绘、纸本墨拓、缂丝、堆绣等。唐卡便于悬挂、收藏和弘传佛法,故在当时清中央与藏、蒙等地区高僧大德的酬谢答送中,不断带入雍和宫。也有清宫造办处专门为这座皇家寺院绘制的。

  一幅较复杂的唐卡要经过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方可绘制完成。多为师傅勾线贴金,徒弟施色,共同绘制,少数是由一人完成。其中布本彩绘唐卡艺术是在吸收了印度、尼泊尔和我国汉地传统绘画的基础上,结合藏区绘画之长,自辟一径,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由于唐卡多为矿物质颜料,附着力强,质纯色艳,故雍和宫所藏唐卡至今光彩如初。

(责任编辑:赵鸣飞)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