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08: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征服了信众
乾隆十年(1745年),西藏郡王和七世达赖喇嘛商定,为雍和宫改寺尊旨进贡,其中有铜鎏金释迦牟尼佛说法像,白檀木三叶冠观世音菩萨像。七世达赖喇嘛还呈献了佛本生记唐卡41幅,这些贡品工艺精湛,是雍和宫所藏文物中的精品。
乾隆十三年(1748年),第七世达赖喇嘛又从尼泊尔购得一棵巨大的白檀木,历经三载运至雍和宫,由皇宫养心殿造办处施工,雕得18米高的弥勒大佛,成为雍和宫的木雕三绝之一,并于1990年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当时,雍和宫成了藏传佛教在京城的活动中心,是高僧大德向往之地。
胡住持介绍说,在雍和宫的藏品中,许多是16世纪以来西藏上层人士、高僧大德进献给皇室和雍和宫的珍贵礼品,至今保存完好。此外,雍和宫各殿堂文物众多,有佛像、唐卡、法物、法器、经书,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为朱砂印制,而藏于经楼的1万余块木制经版,数十块佛画经版,多为清代所制。
自清代至民国时期,雍和宫成为沟通中央政府和藏、蒙等地区关系的纽带和桥梁。
新中国成立后,雍和宫焕发了生机。1950年、1952年,国家两次拨款对雍和宫进行全面修缮。1961年,雍和宫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雍和宫得以保护。1979年,政府又拨款对雍和宫进行全面修整。1997年,雍和宫被北京市文物局批准为“雍和宫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2000年,雍和宫佛学院工程竣工。
近年来,雍和宫自筹资金,对建筑、佛像、唐卡、法物等文物进行了全面维护,使雍和宫这座藏传佛教古寺,以藏传佛教文化和清代皇家文化,征服了海内外的广大信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