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信宜紫金礦業案博弈始末:創下多個歷史之最【4】

2012年10月17日10:17    來源:《南方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災區回訪

受災村庄群眾

心中石頭放下了

1.85億元的賠款拿到手中時,距離2010年9月21日的水災潰壩事故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年。信宜市錢排鎮的受災群眾,終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達垌村民李汝強家的牆上,挂著兩張圖。一張是2010年9月21日之前的達垌村的照片,錢排河從山裡蜿蜒而來,兩岸房屋稻田錯落有致,寧靜的畫面已成為達垌村民的記憶。另一張是9月21日當天水退后,被泥土沙石掩埋著的達垌村,滿目狼藉,河邊李汝強的房子首當其沖,被洪水沖得隻剩下骨架。

據統計,受“9·21”特大暴雨影響,信宜因災造成全倒戶1124戶5536人,其中錢排鎮606戶,平塘鎮415戶。

水災發生后,南方日報記者曾多次前往達垌村採訪,探尋災難原因,訪問災民生活。滿目瘡痍的達垌村彼時仍被掩埋在廢墟裡奄奄一息。但如今記者再訪災區,兩年過去了,達垌村已經從廢墟中重新站了起來。

在索賠還需要曠日持久的較量時,如何讓受災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活,並發展生產,成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為了幫助受災群眾重建家園,信宜全市共投入資金1.69億元,政府牽頭給予每戶補助資金共4.5萬元,此外,僑鄉居項目扶持全倒戶320戶,每戶6000元。2011年4月中旬,1124戶全倒戶已全部完成重建家園任務。

雙合村的李春,之前三兄弟住在山下的土磚房內,生活條件艱苦,每到刮風下雨都害怕屋子倒塌,但由於沒錢,根本不敢奢望做新房。在“9·21”災難中,他們的房子被水泡壞崩塌了。

災后重建時,李春拿到了各級補助和賠償約8萬元,再向親戚借了一些款項后,李春兩兄弟在河邊新建了一棟兩層的紅磚房,“現在吹多大風都沒關系了。”

在錢排河下游的雙合村,當洪峰洶涌而來的時候,村民李大勇與妻子和2歲的兒子剛逃到建好不到兩年的新房樓頂,整座房子就在腳下分崩離析,他瞬間被水沖到一兩百米遠,不諳水性的妻子背著孩子被沖得不知所蹤。

所幸他們最后均被救起,只是房子化為了泡影。兩年過去了,在原來的位置上,一棟新房拔地而起。李大勇仔細算了一筆賬,政府補助了4.5萬元﹔僑鄉居工程補助了6000元﹔按照房屋估價損失的22%,他家得到了紫金礦業5000萬元捐款中的6萬多元,再加上向親戚朋友的借款,他花了約40萬元建起並裝修了這棟新房。

雖然今年3月住進了新房,但欠債讓李大勇心頭並不輕鬆。9月底他簽署了理賠協議,根據協議他這兩天就能拿到30多萬元的賠款,不僅可以還清債務,還能剩下一點錢發展生產。

“終於可以把壓在心裡兩年的石頭放下來了。”他笑著說。

在省水利部門的支持下,信宜市投入了4000多萬元,在雙合村建成了全長2.55公裡的雙合河堤一期、二期工程,為生活在河兩岸的村民們架設了安全保障,還在河堤架設了路燈,每逢節假日均挂起燈籠。

漫步在曾經受災最為嚴重的錢排鎮雙合村,河岸加寬加固的水泥路,堅固的河堤,新裝的路燈,兩岸排列的新房,一派現代氣息,讓人難以想象兩年前的滿目瘡痍。(記者 李秀婷)

(責任編輯:王昕、安鑫)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