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廣州明年底率先實現“三規合一”(事件新聞)

2012年10月17日10:58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核心閱讀: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廣州“三規合一”動員部署大會上獲悉,廣州將在目前5個區試點的基礎上,於2013年底完成“一張圖”、一個信息平台、一個協調機制、一個審批流程、一個監督體系、一個反饋機制等六大工作內容,構建具有廣州特色的“三規合一”綜合性協調管理決策機制。未來還將建立發改、規劃和國土部門業務綜合受理模式,提高服務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和市民辦事成本。

所謂的“三規”指的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目前廣州“三規”制定的職能部門是發改委、規劃局和國土房管局。業界一直認為,三個規劃之間存在內容重疊、協調不周、管理分割、指導混亂,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是“三規合一”。通過“三規合一”,有效統籌城鄉空間資源配置,優化城市空間功能布局,保護耕地資源以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確保國家、省、市重要發展片區、重點發展項目順利落地實施,保障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遠期實現環保、文化、教育、體育、衛生、綠化、交通、市政、水利、環衛等專業規劃的“多規融合”。

亮點1

城建用地“一張圖”管理

實現“三規合一”有哪些好處?廣州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告訴筆者,最重要的是形成了“一張圖”,即將“三規”所涉及的用地邊界、空間信息、建設項目參數等多元化的信息融合統一到一張圖上,兼容廣州坐標系和國家坐標系﹔通過用地分類標准梳理、邊界整合等技術手段,以“三規”為主體,並充分考慮環保、文化、教育、體育、衛生、農業、林業、園林、水務、交通、電力、消防、城市管理等部門的專業規劃,逐步實現發展目標、人口規模、建設用地指標、城鄉增長邊界、功能布局、土地開發強度的“六統一”,消除“三規”及各部門專業規劃間存在的矛盾和差異,實現城市建設用地“一張圖”管理。

亮點2

建立三部門綜合受理模式

市民辦事將更方便。規劃部門表示,未來將以統一的信息聯動平台為技術支撐,創新政府管理方式,建立一套全市統一的建設項目審批與規劃用地管理的辦事規章。通過建立動態更新機制,將規劃數據、審批信息、實時現狀即時納入信息聯動平台,實現建設項目審批發改、規劃、國土、環保等部門的業務協同機制。還將通過運用科技手段和改革內部工作流程,加快建立發改、規劃和國土部門業務綜合受理模式,解決市民群眾要跨過“多道門檻”才能辦成事的問題。

亮點3

南沙新區與總體規劃銜接

廣州市規劃局方面表示,南沙新區開發建設是未來重中之重,要以國務院批復《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為契機,全面貫徹“三規合一”的思路,盡快完善南沙803平方公裡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推進城市總體規劃與南沙新區發展規劃的有序銜接,加快制定行政、科技、教育、文化、醫療、商業和市政等城市公共配套服務功能方案,努力建設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現代化海濱新城和面向未來的理想城市。

(據《廣州日報》報道)

(責任編輯:王昕、安鑫)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