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24日09:40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新聞解釋
為什麼要融到普通學校?
自閉症,也叫孤獨症,有人這樣描述這些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一樣,他們不聾,卻對聲響充耳不聞﹔他們不盲,卻對周圍人和物視而不見﹔他們不啞,卻不知該如何開口說話。他們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星星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到底有多少?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球自閉症患者已高達6700萬,而且每20分鐘就有一個自閉症孩子出生,每年呈20%的趨勢增多,自閉症兒童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據全國殘疾人普查情況統計,兒童自閉症已佔我國精神殘疾首位,中國內地目前自閉症患兒已超過一百萬,而未被診斷發現和有孤獨症傾向的則可能更多。
自閉症至今病因不明,也沒有治愈的藥物或手段。家長所能做的,就是通過對他們的行為進行訓練,讓孩子慢慢掌握與社會溝通的能力,培養他的社會性,創造讓他回歸到主流生活的條件。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這些特殊孩子應該到特殊教育機構去學習。“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碩士、長期致力於自閉症兒童早期融合教育的王國光女士說,自閉症分為很多種,劃分到同一種的孩子也有各自不同的特點,許多中、輕度自閉症孩子完全可以到普通學校讀書。
“許多孩子在特教機構培訓了那麼多,為什麼還是不能回歸主流?”王國光說,這些孩子和一般兒童的差距,就在於社會性的不同。社會性的提高靠環境,比如家庭、學校這樣的自然環境,也就是要接受融合教育。
2006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普通學校應當接受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並為其學習、康復提供幫助。”然而,法規的落實情況並不樂觀。生活中就讀普通學校難的“李孟”並不鮮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