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雲南規定未及時發布災害性天氣預警可究刑責

劉百軍

2012年09月21日13:22    來源:《法制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記者20日上午從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將於10月1日起施行的《雲南省氣象災害防御條例》是雲南省第一部規范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地方性法規,條例的實施標志著雲南省氣象災害防御工作跨入了規范化、法制化軌道。

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雲南省氣象災害呈現出突發性強、種類多、強度大、頻率高等特點。滇中和滇東北地區在冬春兩季連續四年發生了嚴重旱災,給當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危害,成為影響當地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的消極因素。雲南省氣象局副局長楊明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雲南省氣象災害頻發、多發。1月至8月,雲南省發生了干旱、暴雨、雷電、冰雹、低溫、霜凍、連陰雨、大風、大霧等氣象災害及其衍生災害。據不完全統計,災害共造成1300多萬人次受災,81人死亡,15人失蹤,500多萬人飲水困難,轉移安置18249人,房屋受損23159間,倒塌7218間,直接經濟損失94.2億元。

“條例的出台是強化災害防御管理,避免和減輕氣象災害損失的需要﹔是降低災害風險,提高災害防御能力的需要﹔是實現資源共享,降低氣象災害防御社會成本的需要。條例的頒布實施,對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災害防御機制,完善氣象災害防御體系,提高氣象災害防御能力,有效避免或者減輕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雲南省人大常委會農業工委主任阿扎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阿扎指出,條例總結了雲南省多年來開展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經驗,對制定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和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配套建設氣象災害防御工程、建立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氣候可行性論証制度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對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報和預警以及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及時有效傳播,組織群眾防災避險都作了明確、細致的規定,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科學防御的理念和原則。

阿扎強調,氣象災害防御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多個政府相關部門和單位。各級政府的統一領導、協調尤為重要。因此,條例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領導,建立氣象災害防御工作協調機制,解決相關重大問題,督促有關部門履行職責﹔明確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將氣象災害的防御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快建立健全氣象災害防災減災體系,特別是明確規定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氣象災害防御的綜合監測、預測預報、預警信息發布和應急氣象服務等系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職責。

為了充分發揮各部門在氣象災害防御工作中的作用,條例在規定各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共同做好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基礎上,建立了部門聯動的機制,明確規定氣象、公安、民政等部門要建立氣象災害監測信息共享機制和氣象災害應急處置協調機制。

《法制日報》記者注意到,針對農村氣象災害防御薄弱的情況,條例強化了農村氣象災害防御方面的規定。明確規定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氣象監測網絡建設,加密對暴雨、雷電、冰雹易發地的氣象監測網絡布點,實現災害易發區鄉村的監測設施全覆蓋。加強糧食和煙葉重點經濟作物主產區、重點林區等的旱情監測。條例規定要建立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的氣象災害防御協理員、信息員制度,協理員、信息員負責氣象預警信息的傳遞和氣象災情的收集上報。條例還規定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要指導農村地區做好雷電災害防御工作,引導農民建設符合防雷要求的建筑設施。農村學校和雷電災害風險等級較高的村民集中居住區應當安裝雷電防護裝置,並列入農村社會公益事業建設計劃。

條例在第五章規定了法律責任。其中第四十一條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氣象主管機構和其他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即未依法編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或者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的﹔未按照規定採取氣象災害防御措施的﹔隱瞞、謊報或者玩忽職守導致重大漏報、錯報災害性天氣預報、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未及時採取氣象災害應急措施或者採取措施不力的﹔收到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后,未採取措施及時向公眾傳播的﹔對未按照規定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証的項目審批立項的﹔審批氣象災害防御的行政許可事項時,未依法征求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意見的﹔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台站未及時向社會發布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或者未適時補充、訂正的等。記者劉百軍

(責任編輯:王昕)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