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正文

【海外版】習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天下篇

2014-05-29 08:23:00|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天下大同 見於世 先秦思想家 中非關系 和平發展道路

  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習近平在俄羅斯“中國旅游年”開幕式上的致辭(2013年3月22日)

  典出:《左傳·隱公六年》

  原文:往歲,鄭伯請成於陳,陳侯不許。五父諫曰:“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君其許鄭!”

  釋義:與鄰者親近,與鄰邦友好,是我們的國寶(也是我們堅持的原則)。

  中國先秦思想家提出了“親仁善鄰,國之寶也”的思想,自古以來友善的中國人民就希望天下太平,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親仁善鄰,是春秋時代儒家處世原則在諸侯國關系方面的運用。當下,中國有很多好鄰居。 如中俄兩國山水相連,是好鄰居、好伙伴、好朋友。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一致決定,把擴大各領域務實合作作為今后兩國關系發展的重點,為提高兩國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提供重要推動力。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習近平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採訪時的談話(2013年3月19日)

  典出:《鄧析子·轉辭》

  原文: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

  釋義: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的快車也難追上。

  中國人歷來講究,以真誠之心,行信義之事,曾留下商鞅南門立木等很多有關誠信的故事。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說到做到。現在,國際上有人擔心,中國發展起來后會不會也搞霸權主義、欺負別人,這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中國已經多次向國際社會庄嚴承諾,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中國說話是算數的,實踐已經証明中國是說到做到的。習近平說,中國也希望世界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道路,共同致力於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習近平在俄羅斯“中國旅游年”開幕式上的致辭(2013年3月22日)

  典出:《論語·學而》

  原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釋義:有朋友從遠方過來,怎麼能不高興呢。

  中國人熱愛朋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流傳千年而不衰背后,是中國人對這一觀點的深刻認同。現在,每年從五大洲四大洋有大量朋友來中國出差旅游。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世界更見証了中國的熱情友好。今年,在中國召開的亞信峰會和APEC會議,更是將有大量的國家元首和各界友人來華。在俄羅斯“中國旅游年”開幕式上的致辭中,習近平曾引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他說,中國人民正致力於建設美麗中國,我代表熱情好客的中國人民,盛情邀請俄羅斯朋友們來中國旅游,歡迎你們到中國做客,觀賞自然風光,體驗中華文明,增進人民友誼。

  國雖大,好戰必亡

  ——習近平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的演講(2014年3月28日,柏林)

  典出:《司馬法》

  原文: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

  釋義:國家即便再強大,如果喜歡戰爭也必然會滅亡。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一句,辯証地分析了戰爭與國家興衰的關系:好戰的國家必然滅亡,而沒有戰備的國家就會處於危險之中。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正如習近平所說:一個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中來進行基因測序……中國自古就提出了“國雖大,好戰必亡”的箴言。“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化干戈為玉帛”、“國泰民安”、“睦鄰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傳。中國歷史上曾經長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但沒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國的記錄。

(責編:夏麗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和平發展道路,和平發展,中非關系,習近平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北京"最牛公交"撤銷 盤點史上最牛公交車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巾幗不讓須眉 中國殲擊機女飛行員英姿迷人

李瑞英親口証實與張宏民告別《新聞聯播》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