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正文

【海外版】習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天下篇【2】

2014-05-29 08:23:00|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習近平在墨西哥參議院的演講《促進共同發展 共創美好未來》(2013年6月5日)

  典出:《論語·衛靈公》

  原文: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釋義:如果自己不喜歡或做不到,不要強加於別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的經典妙句,也是中華民族的重要信條,講明了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方才有真朋友。這8個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恕道”,一個“恕”字,道出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就在於要將心比心。

  在墨西哥參議院的演講中,習近平曾引用此句強調平等相待和加強戰略協作。他說,貴國總統貝尼托·華雷斯曾說過:“無論人與人還是國與國之間,尊重他人權利才能帶來和平。”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墨兩國應該堅持互尊互信,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在探索符合各自國情發展道路的努力中,繼續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2014年3月27日)

  典出:《孟子·滕文公上》

  原文: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萬。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為之哉?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為偽者也,惡能治國家?

  釋義:物品千差萬別,這是客觀情形,自然規律。

  一棵樹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樹葉﹔一片沙漠中,找不到完全一樣的沙粒。各國各地均有自己的文明形態,千差萬別,這是客觀情形,也是歷史必然。文明交流互鑒不應該以獨尊某一種文明或者貶損某一種文明為前提。習近平參觀過法國盧浮宮,也參觀過中國故宮博物院,他說,它們珍藏著千萬件藝術珍品,吸引人們眼球的正是其展現的多樣文明成果。中國人在2000多年前就認識到了“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的道理。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可以豐富人類文明的色彩,讓各國人民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開創更有選擇的未來。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的主旨演講《共同創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2013年4月7日)以及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2014年3月27日,巴黎)

  典出:《古今賢文》

  原文:同引用

  釋義:隻有一支花朵開放,不能算是春天,隻有百花齊放的時候,滿園都是春天。

  世界經濟形勢不甚明朗,中國一枝獨秀之時,沒有忘記亞洲和世界﹔文明沖突論和文明終結論橫行之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卻有聲有色,東方文明大放異彩。一個是經濟,一個是文明,這背后都有政治。習近平在多個場合,均引用了“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他說,如果世界上隻有一種花朵,就算這種花朵再美,那也是單調的。不論是中華文明,還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類文明創造的成果。他還提到,世界各國聯系緊密、利益交融,要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自身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不斷擴大共同利益匯合點。

(責編:夏麗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和平發展道路,和平發展,中非關系,習近平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北京"最牛公交"撤銷 盤點史上最牛公交車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巾幗不讓須眉 中國殲擊機女飛行員英姿迷人

李瑞英親口証實與張宏民告別《新聞聯播》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