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首页|国内|国际|台湾|港澳|华人|评论|留学|创投|娱乐|文史|书画|旅游|视频|汉语|地方|论坛
海外网>>留学

人民币不断升值便宜了谁 算算消费账只有留学得实惠【3】

2012年11月02日14:04    来源:东方网        字号:

■“血拼”购买力增强了?

奢侈品上调欧洲定价补“汇差”

相比旅游的纸上逻辑、海外置业的不切实际,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购物神话甚至更令人迷惑。“你把我八达通里的钱都用掉吧!港元一路跌,越放越不值钱啊!”去年初到香港探过偶像班的张桢,将还存有500港元的八达通卡交给了这个月去香港旅行的表姐。

网友“ID一致”记忆中,2000年前后,在深圳的便利店用港币买东西,1港币还可兑换1.1元人民币,十年过去,挂钩美元的1港币竟只能兑换0.8048元人民币了。“以前在香港看到接受人民币支付的商铺上面写着‘1:1’的汇率,你会觉得花人民币划算,现在这些牌子还是写着‘1:1’,情况却正好相反。”

按逻辑推理,人民币对港币升值后,即便香港的定价和内地一致,去港血拼也相当于打了8折。但实际情况却是,必须大宗购买才能利用汇率真正省钱。记者注意到,上海到九龙的火车票往返在800元左右,加上当地住宿昂贵,就算是在最廉价的重庆大厦投宿小客栈“格子间”,两晚的成本也需要400元。而据相关规定,内地居民境外购物回来应按照物品价格报关纳税。其中入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进境用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内,海关才予以免税放行,5000元之上的则要视商品类型计收不同税率的关税。

这就意味着在香港的血拼主要火力应集中在奢侈品领域,但从以往经验看,由于近几年人民币兑欧元从“10时代”一脚跨入“8时代”,还一度试探“7时代”,国外大牌们似乎也摸准了中国人的心理,频频上调欧洲市场产品定价,以弥补汇差。Gucci就在新年时在欧洲市场上调价格,涨幅为3%左右,Chanel也在欧洲涨价,部分产品的涨价幅度为10%左右,Chanel美国专柜的价格全面上调,积累近几年涨幅已经超过欧元对人民币20%的贬值幅度。

世界奢侈品协会也发布报告称,虽然欧元贬值将加速奢侈品“被贬值”,奢侈品集团为了保留品牌的高价值形象而将全球性涨价作为重要策略,欧洲市场调价又将使全球其他国家按照欧洲市场上浮比例,这种趋势是不可逆的。

(责任编辑:王栋)

相关新闻 >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

视频 >

  • 海外网宣传片海外网宣传片
  • 大型文献纪录片大型文献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