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人才观:人才工作成干部考核“权重股”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在扬州,人才被视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只要是人才所需所盼,扬州都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解决。用最好的服务、最优的环境、最大的诚意,打造人才成长创业的沃土、安居乐业的家园。
国家外专局为海外人才颁发的“专家证”,正常程序需要两三个月时间,而我市仅用3天就让省“双创计划”专家熊福林拿到了证件。因户口不在扬州,美国伊里诺依大学化学专业博士张扬的父母一时无法办理城市一卡通,乘坐公共汽车非常不方便,得知这一情况后,市交通、建设部门特事特办,为其父母办理了乘车证。
对人才的重视,“指挥棒”源头是我市对县市“一把手”的人才工作目标考核。从2010年起,扬州各县(市、区)“一把手”开始面临一个新的考核内容——人才工作,这开了全省先河。
市委组织部的同志介绍说,我市把人才作为战略资源进行储备,不仅重视人才引进,更重视人才工作的绩效考核。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扬州市县(市、区)、开发园区人才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扬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等文件。全市连续3年将人才工作绩效纳入县(市、区)党政正职考核体系,权重达到5%,与GDP、财政收入占比相当,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意识。同时把服务人才创业创新作为部门和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定期进行考核督查。
目标考核这一“指挥棒”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各单位“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考核的强力推动下,压力层层传递到全市89个乡镇(街道)和27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全市上下齐心、形成合力,广揽高层次人才。
今年7月11日,邗江区扬州高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与俄罗斯高纯物质化学研究所、稀有金属科学研究和设计院签订合作意向,该公司将联合俄罗斯国家院士丘尔巴诺夫领衔的博士团队,在扬向半导体高纯材料高纯砷、高纯氧化铝99.999999%(8N级)世界先进水平发起冲击。
“这是扬州市引进国际化创新团队的第一例,正是扬州优良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他们。”高能董事长陈琦说,“企业有了大师,就能帮助我们摘取世界最高技术领域上的皇冠。”
“只要你有高端技术、核心专利,只拎个包来我们都欢迎。”市委组织部同志的话语道出了扬州全市求贤若渴的心态。
宝应县实施金凤、金牛、金马“三金工程”,建立了我市第一家以留学归国人员为主体的软件产业园;高邮市实施“秦邮人才工程”,吸引韩国金属材料专家丁钢玉等人才团队来扬定居;仪征市实施“111引才计划”,引进留美博士王彬、马庆明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回乡创业……各县(市、区)不断加大人力、财力投入,根据本地产业特色制订人才引进计划,形成了“一县一品”的生动局面,集聚各类人才在经济发展一线创业创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