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國內|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評論|留學|創投|娛樂|文史|書畫|旅游|視頻|漢語|地方|論壇
海外網>>旅游>>旅游維權

報團泰國游問題一籮筐 旅游陷阱防不勝防 【4】

2012年11月07日11:0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摘要:跟團出游原本是讓游客最省心的、最方便的,交通、住宿、飲食一概不用操心,但在良莠不齊的旅行社中,你或許就會碰上被拼團、領隊甩團、強迫自費、擅自縮短游覽時間等一系列讓人不悅的遭遇,那麼此時出游的好心情完全會被破壞。

  業內人士談潛規則

  揭秘人:環境國旅總裁鐘暉、國旅總社國內旅游部副總經理孫立群

  潛規則1

  “一人成團”還是“一人發團”

  孫立群告訴記者,現在市面上有不少旅行社都打著“一人成團”的旗號招攬游客,但實際上大多存在著拼團的隱患。有不少人為了玩得輕鬆都希望走小團,所以看到線路上寫著“一人成團”就會優先考慮。而旅行社方面其實是拿這個當幌子,有可能真的一個人報名后就從北京出發了,但到了當地馬上和別的社的游客拼成了一個幾十人的大團。

  當然,獨立成團和拼團的成本相差很多,正規的信譽好的旅行社一般會在線路中對此作出詳細說明,但也不排除有的旅行社是拿這個賭概率,萬一被吸引來的游客夠一定量了也可能獨立成團,而到底是“一人成團”還是“一人發團”,事先絕對要搞清楚。

  潛規則2

  特殊人群加錢沒商量

  前幾年,老人、小孩、老師、記者等特殊人群都會在出游時受到“加錢”的不平等待遇,后來《旅行社條例》中對此已作出明令禁止,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特殊人群加價現象仍然普遍存在。

  鐘暉告訴記者,除了統一標價的少數大社外,造成其他很多組團社加價的原因主要是相關地接社認為這些特殊人群購買力低,或者維權意識強,容易對其造成風險或無法使其收回成本。這在東南亞、港澳、雲南、四川線路中比較普遍。而近幾年比較典型的還有澳大利亞,因為受當地兩家地接社的控制,國內不少旅行社都走上加價的道路,其中“老人”“北京人”“夫妻”等特殊人群最容易受價格歧視,而旅行社往往在收客時把特殊人群細化分類,這樣團裡的人都是加價后招上來的,互相問起來也不會引起懷疑。

  潛規則3

  酒店星級找不到

  在報名時,游客往往會在酒店一欄中看到“入住某星級酒店或按某星級標准建造酒店”的描述。而到了當地之后往往發現入住的酒店根本沒有相關星級的挂牌,同時房間條件也不如預期的好。

  孫立群對此表示,關於酒店標准,需要從不同的角度看,現在的確有不少旅行社利用這種文字游戲以次充好。但同時,也有一些新建成的酒店還沒趕上評級或者為了在當地避稅而不去主動評級,不過設施條件卻一點不比挂牌酒店差,這種情況游客往往都會認可,不過出發前一定要明確告知。其實類似的酒店標准亂象還需要整體酒店行業加強管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

(責任編輯:蓋巍)

相關新聞 >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海外網宣傳片海外網宣傳片
  • 衛星拍攝美國桑迪衛星拍攝美國桑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