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訊(魏婧) 9月22日,由揚州玉器網、揚州博物館、揚州晚報聯合主辦的“天祿琳琅——2012揚州玉雕名家作品展”在揚州市博物館隆重開展。揚州市政協副主席王克勝出席開幕儀式。
“天下玉,揚州工”,揚州的琢玉工藝源遠流長,據考証已有數千年歷史,當今揚州仍然是國內最重要的精品玉器集散地之一,聚集了一大批國內知名的玉器大師,玉器文化相當深厚。
據了解,該展覽以宣傳揚州玉器文化,加強玉文化交流為宗旨,展覽時間為9月22日至10月7日。此次展覽邀請了近20名揚州玉雕大師參展,包括我國玉雕界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永駿、薛春梅等“國字號”大師,也包括了顧銘、楊光、孫有庚、馮鈐、劉毅、吉祥、董永梅等揚州玉雕界“少壯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展品集中體現了揚州玉雕 “兼有南方之秀、北方之雄”的藝術特色,品類包括“爐瓶”、“人物”、“花鳥”、“走獸”、“仿古”、“山子雕”6個大類。這其中,有一些大師的新作品在本次展覽中還屬於首次亮相,如楊光的和田玉籽料《天宮爐》,爐體與爐足分離,以火環相連接,可謂絕無僅有,非常罕見。
關於揚州玉雕目前在國內的發展情況,中國網記者採訪到了被譽為“中國山子雕第一人”的顧永駿先生,顧先生說:“在全國玉雕界來看,揚州的玉雕生產和玉雕貿易可以說是佔有主導地位的,而且揚州玉器廠在全國玉器界也有著比較高的知名度,不過,現在在玉雕貿易中仍然存在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一些有需求的玉器愛好者有時並不能了解到購買玉雕的最佳途徑,這也是揚州玉雕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障礙。”
眾所周知,和田玉在眾多玉種中一直被人們奉為玉中至尊,認為是其它玉種所不可比擬的,而玉又是不可再生資源,所以有人會擔心未來在玉原料的選擇上范圍會越來越小,對此,顧先生表現出了樂觀的態度,他表示,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類思維的開闊,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玉種可供大家選擇與接受的。
此外,與本次展覽同名的《天祿琳琅 當代揚州玉雕藝術》一書也在當天發布,此書收錄了所有《天祿琳琅 2012揚州玉雕名家作品展》展品,還對當前玉器雕刻、玉器文化的各種流派進行了深刻解讀。可以說,該書是首部系統闡述揚州玉器文化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