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13日15:59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
“新中國精神號”
1936年春節前,李霞卿在上海定居了下來。躊躇滿志的她一心想喚起國人對航空事業的關注,回到上海的第一時間她就加入了上海中國航空協會,而協會也非常歡迎李霞卿學成歸國,稱其為“中國第一位女飛行員”。
李霞卿登上了歐亞航空公司的容克斯三引擎飛機開始了她飛行考察的第一站。在飛機上,李霞卿不是一般的乘客,而是獲准與機長、歐亞公司經驗最豐富的飛行員沃爾瑟·魯茨同乘駕駛艙。李霞卿在波音飛行學校曾駕駛過三引擎飛機,因此魯茨機長同意由她來駕駛這架16座容克斯52型機。這架飛機裝配精良,機上配有精密的無線電定向儀,在接下來的幾天,李霞卿駕駛著歐亞公司的這架飛機飛往十余個城市(北京-太原-鄭州-武漢-南京-上海﹔上海-南京-鄭州-西安-成都-昆明),飛行時間達到20小時。憑借著滿腔熱情,李霞卿在祖國上空飛旋,創造了當時中國女子國內長途飛行的最高紀錄。
“她的頭發梳成了空心卷,這是1937年最新潮的發式。”女記者在文中記述道。“她身穿一套晚裝,上裝和長褲是灰綠色的,上有淡紅色的花朵。這套裝束與那條淡綠色圖案的緞子披肩相互映襯。她的皮膚細膩光滑,隻有幾個小雀斑。她美艷無比。她是那麼的優雅,橢圓的臉龐,菱角般的嘴,燦若櫻桃的唇,略微上翹的眉毛,隻要一見她,你就知道她是一個標准的廣東美女。”
1939年3月23日星期四的清晨,李霞卿和她的聯合飛行伙伴顏雅清來到機場,開始了她們偉大的環美飛行之旅。李霞卿駕駛的飛機是一架史汀生·瑞連特型單翼機,機身漆涂了耀眼的紅色並飾以艷黃色的邊,該機起名為“新中國精神號”。
在環美飛行過程中,有些城市會派出飛機在空中列隊歡迎她的到來。在飛抵溫哥華時,一架政府派出的飛機和幾架私人飛機在空中迎候﹔鹽湖城還派出15架飛機在離該市20分鐘航程的上空迎接,十分隆重,儼如國賓。
李霞卿所到之處都受到當地政要名流以及民眾的熱烈歡迎和熱情款待,這其中包括當地政府要人、領事館高官、各團體組織的負責人和當地華人領袖。前來機場迎接李霞卿的隊伍十分龐大,大家群情激昂,興奮異常。李霞卿駕駛著那架非常顯眼的紅黃兩色“新中國精神號”從空中降落,那些費盡心思來到機場准備一睹李霞卿芳容的人是一定不虛此行的。當歡迎的人群望見李霞卿座機機身上漆涂的中美兩國國旗時,現場頓時掌聲雷動。
晚年飛行當娛樂
1946年5月初,李霞卿搭乘由舊金山飛往上海的商務航班回國。在上海稍作停留后,李霞卿即飛往香港與父親團聚,並在香港定居下來,她原本幫助重建中國航空基礎設施的美好願望也就此擱淺。戰前,她曾經不遺余力地宣傳航空救國並且初見成效,而如今,中國的航空事業有強大的美國政府作后盾,因而顯然不需要個人來染指。看清現實也讓李霞卿鬆了一口氣,過去的8年,李霞卿一直在為抗戰募捐奔波勞碌,她就像個職業飛行員,過著飛人般的生活,而如今,她終於可以“退休”了。
1949年新中國建立,李霞卿在香港的生活並未像許多留在大陸的人那樣受到影響。她得以保留自己的生活習性和方式,而且她還可以繼續飛行(1950年,她獲得香港民航處頒發的私人飛行執照),不過在此期間,李霞卿重上雲霄主要是出於娛樂目的,有時一時興起她會駕機飛往新加坡、曼谷等地。
1998年1月24日,李霞卿因急性肺炎在醫院辭世。她看上去沒有痛苦,走得很安詳。她安息之所的斜坡處遠望去,舊金山灣若隱若現,60多年前,一位英勇的女飛行員像仙女一般從天而降,落進舊金山灣那冰冷刺骨的海水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