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禮品經濟“發達”走樣凸顯反腐制度短板 

2012年02月06日10:26    來源:《法制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4成人認為天價禮品滋生腐敗

  7成人建議限制公職人員收禮

  新年伊始,送禮成了很多人的“必修課”。

  近日有媒體公開報道表明,中國禮品產業研究院採用國家統計局、商務部、行業數據,對禮品行業進行了個體與團體分類統計測算,得出的數據是,個體的年禮品需求在5055億元,團體的年禮品需求在2629億元,相加得出目前國內禮品市場的年需求總額在7684億元左右。如此巨額的禮品經濟,令很多天價禮品應運而生。近日,《法制日報》視點版與搜狐網站聯合對此進行了在線調查。

  數千億元禮品

  7成以上的人“信了”

  春節過后,公務員王成從老家拎著大包小包回到了北京。

  “大老遠回趟家,有很多人需要送禮啊。”王成告訴記者,“比如單位領導和同事,關系好的總得送點禮品表示一下。還有平時聯絡得比較多的一些重要的關系也是如此。”

  “送點禮品還是很有必要的,有些關系平時需要維護,關鍵時刻能派上用場。”王成說,因為要送的人比較多,他從老家帶了一大箱高檔茶葉回來,花了他數千“大洋”。

  毫無疑問,每個節假日,都會是一個送禮的高峰期。

  根據《法制日報》與搜狐網站的聯合調查顯示,對於問題“你平時送禮大概處於什麼狀況”,有18.88%的人表示“很多,經常送禮”,有35.97%的人選擇“一般,不太經常送禮”,還有45.16%的人選擇“偶爾,很少送禮”。

  而對於高達數千億元的禮品市場,多數被調查者見怪不怪。在回答問題“對於如此巨大的禮品經濟總量,你怎麼看”時,有19.9%的人回答“吃驚,沒想到禮品金額會這麼高”,有35.21%的人認為“很正常,現在送禮的時候太多了”,還有44.9%的人表示“懷疑,也許真實的禮品金額比統計數據還要高”。

  一家企業負責人向記者展示了他的后備箱,裡面堆滿了高檔煙酒。

  “過年那幾天就開著車到處送禮,生意上的伙伴,重要的部門負責人等等。如果能全部送掉,心裡就會鬆一口氣,畢竟,事情辦成了,關系都還在。錢,不是主要問題。”這位企業負責人拍了拍自己的越野車說,“為了多裝點禮品,過年我都開這車。”

  “不同的禮品經濟模式的市場定位是不同的,面對的目標客戶也不一樣。目前較為引人關注的禮品大致可以分為這樣兩種:一種是為特定人群定制的禮品,用於會議或者單位送禮等場合使用,還有一種是節日禮品,比如高檔煙酒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向記者分析道。

  天價禮品屢現

  4成多人擔憂滋生腐敗

  在7000多億元的市場中,誰是中國最大的禮品公司?根據中國禮品產業院的研究,“眼下幾乎一切皆可為禮品。倘若你喜歡送汽車,最大的禮品公司便是最大的汽車公司,倘若你喜歡送黃金,最大的禮品公司便是最大的黃金公司”。

  正常的禮尚往來通常無可厚非,引起爭議的,往往是那些價值很高的禮品。

  事實上,近年來的天價禮品屢屢被曝光,一再令人驚訝。以知名白酒品牌“五糧液”去年推出的一款“黃金酒”(包裝中含有黃金)為例,其超市價格逼近29萬元。

  對於年年高速增長的中國奢侈品市場,人們很早就達成了共識,“禮品經濟是中國奢侈品市場的特殊推動力”。

  一家知名公司在其所推出的“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中稱,禮品饋贈仍是中國市場奢侈品購買的主要驅動因素。而隨著匿名現金卡的普及,選擇作為饋贈禮品的品牌呈多元化的趨勢。而現金卡的推出,也推動了品牌提升自身產品的競爭力。

  報告稱,在通過現金卡推動中國奢侈品送禮型方面,銀行和奢侈品商家均有“創新”。首先,從銀行方面看,銀行推出易付卡作為饋贈卡:易付卡包括匿名卡,有不同面值,可在境內外接受銀聯卡的零售門店使用﹔但不可充值或在ATM機上使用。此外,其他服務商家如百貨零售店也推出了類似的匿名卡。這些禮品卡被越來越多地作為禮品饋贈他人,收卡人能自主地選擇想要的品牌或產品。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