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正文

【海外版】習得——習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民本篇(圖)【2】

2014年05月15日08:29:00|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善為國者,愛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飢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

  ——習近平《擺脫貧困·給寧德地直機關領導干部的臨別贈言》

  典出:漢·劉向《說苑·政理》

  原文:故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飢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

  釋義:善於治國的人對待民眾,就像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兄長愛護自己的兄弟一樣,聽到他們遭受飢寒,為之感到哀傷﹔見到他們勞苦的狀態,為之感到傷悲。

  這段話是姜太公在回答周武王關於“治國之道”的問策。他的回答是:“愛民”。怎麼做?他舉出了反例:讓農民錯過農時、賦稅過重、徭役頻發、勞民擾民。在農耕時代,是否按照農時耕作,是農民一年生計的決定因素﹔賦稅和徭役的程度,也決定著人民的負擔輕重。而在今天,這段話對我們的啟示是:給市場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民間的創造力涌流,取消各種條框與限制,不與民爭利。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在河北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的講話(2013年7月11日)

  典出:漢·王充《論衡》

  原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誤者在諸子。

  釋義: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過失的人在民間,知道經書有錯誤的人在諸子。

  王充的話啟示著為政者要走出廟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觀察、聽取意見。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個環節就是向群眾收集意見和問題。有的干部下基層以后,遇見農民,談不下去﹔遇見學生,談不進去﹔遇見老干部,給頂了回去。這反映出來的,不僅是溝通方法問題,更是更深層的作風問題,能反映出干部是否真正了解基層情況,是否按照群眾思維思考和辦事。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習近平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29、30日)

  典出:清·鄭板橋《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原文:同引用

  釋義:在縣衙的屋子裡聽風雨中竹子來回擺動的聲音,仿佛聽見了民間百姓在這種天氣裡忍受疾苦的聲音。對我們這些小小縣官來說,民眾一枝一葉的小事都牽動感情。

  在中國畫史上,鄭板橋以畫竹垂名。不過,與一般畫竹、詠竹取其“直而有節”不同,在這首詩裡,竹是另外一種形象:聽著風雨吹動竹葉的聲音,聯想到民眾的生活狀態。一生在仕途上並不得志的鄭板橋,在這裡繼承了同樣潦倒的杜甫的精神——生活困苦的詩聖,在風雨中想到的卻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天氣熱了,能否想到戶外作業的勞動者們的清涼問題?天氣冷了,能否想到居民的供暖問題?上下班時,能否想到交通擁堵?每一個干部都應該把這首詩當作鏡子來照一照。

(責編:夏麗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習近平,得民心者得天下, 政統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江澤民胡錦濤等卸任領導人都在哪露面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巾幗不讓須眉 中國殲擊機女飛行員英姿迷人

中國第一批空姐什麼樣(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