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蘇志榮:輿論矛頭應直指日本軍國主義

蘇志榮

2012年10月25日09:39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蘇志榮

近來一些媒體將日本政府對釣魚島實行所謂“國有化”的根源歸究為日本右翼勢力或日本右翼政客的“鼓動”。筆者認為輿論矛頭應直指日本政府的軍國主義復活行徑!

首先,日本“購買”釣魚島實行“國有化”屬於國家行為,責任主體是日本政府。日本戰敗后,在美國的包庇之下,其頭號戰犯裕仁天皇沒有受到國際法庭的審判,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沒有得到徹底清算。10月17日自民黨黨首安倍晉三以及次日兩名日本內閣大臣均前往靖國神社參拜,無疑顯示出日本政壇中軍國主義復活的動向。此外,日本軍國主義在美國縱容下惡性膨脹:篡改歷史、修改教科書、否定侵華戰爭,修改防衛大綱、將“防衛廳”升格為“省”,增加海軍力量等,不斷加碼。我們必須清醒:日本“購島”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日本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地推行軍國主義的一個環節。

其次,日本之所以對釣魚島頑固地堅持宣稱“擁有主權”和力圖達成“有效實際管理”,主因有二:一是謀求中日甲午戰爭侵佔中國領土的合法性,二是看重釣魚島是“中國東出”、“日本南下”的咽喉要道這一重要軍事價值。釣魚島對我國而言,是保衛國家東海方向安全、遏制日本擴張勢力南下、打破“第一島鏈”遏制的前哨。我們保釣維權斗爭必須充分認清和重視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野心與圖謀。

第三,要明白從表面上看,日本武裝力量規模並不大,但實際上日本軍事力量僅次於美國,主戰坦克水平還超越美國,海上艦艇數量位居世界第三,空中預警機數量居亞洲首位。通過保釣維權斗爭這個“口子”,撕開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面紗”,通盤考慮維護國家安全、亞洲穩定和世界和平大局。

再者,我們要在保釣維權斗爭過程中,通過譴責日本軍國主義復活政策和行徑的持久輿論戰,提醒二戰中遭受日本暴虐的國家和人民,不要漠視日本軍事力量已大大超出“專守防衛”需要的嚴重后果﹔提醒美國人要防備珍珠港事件的重演﹔提醒日本人民防止再次被軍國主義綁架為戰爭炮灰。總之,唯有直指日本軍國主義,才能擊中要害。否則,即使我國收回了釣魚島的主權,日本也會在東海或別的什麼地方挑起事端。▲(作者是軍事科學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岩)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