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首页|国内|国际|台湾|港澳|华人|评论|留学|创投|娱乐|文史|书画|旅游|视频|汉语|地方|论坛
海外网>>华人

海外华人参政小史【3】

2012年11月13日15:51    来源:海外网    杨震    字号:

积极的爱国者

但是与在移居地的政治消极表现恰成对照的,却是海外华人对祖国政治生活高度关注和卷入。此种与故国的复杂纠葛在中国近现代的政治生活中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1854年从耶鲁大学毕业的第一位海外华人知识分子容闳算起,几乎没有哪位海外华人不把关怀的焦点放在祖国。容闳就说过:欲以泰西之文化输入中国,俾古老之中国造于文明之境地。容闳这一带有文化和政治等多重内涵的表白,提示了近现代海外华人强烈的身份认同和政治认同。因此,在引领中国走向现代政治变革的道路上,最积极的一群华人不在中国国内,而在海外。

在辛亥前主要的革命力量是南洋、北美和日本的华人为主力。并且在同盟会系统之外的光复会等组织也跟海外联系密切。辛亥前的大大小小十几次起义中,海外华人华侨参加者便是重要力量,有的人亲临战场,有的人奔走募资筹款,有的人则购运军火训练人手。例如,1911年黄花岗起义中,华侨便有16人。辛亥革命时更是不遑多论。民国既立,海外华人归国一时成为潮流。

抗战时期,海外华人华侨对祖国的捐献和支持仅以南美为例便可见到。据估计,1937至1945年8年抗战期间,仅拉美各国华侨共捐助8156115美元,其中捐助较多的是古巴华侨,240万美元;墨西哥华侨,200万美元;秘鲁华侨,近105万美元。东南亚华人华侨更是不遗余力。据战后统计,滇缅公路上东南亚华侨机工有3900名,抗战胜利后幸存者仅1784人,其余均已牺牲、病死或失踪,损失过半。至于侨领陈嘉庚,他堪称爱国典范,组织了南洋总会,广泛募集资金、药品、物资以及人员支持中国抗战。

国内红色革命大潮兴起时,海外华人华侨也深受感召。“回国参加革命”成了时髦。之后,左翼思想流行于海外华人中。华社的主要潮流跟随中国国内政情亦步亦趋,因而陷入与当地社会的意识形态分歧之中,引发了复杂的后果。

但因国共两党的对立尚未在大陆以外地区消除,海外华人的政治立场就成了忠实反映中国国内政治气候的晴雨表,并与中国国内的政情发生共振。这一与祖国的紧密联系,使得海外华社的政治辩论的重心也集中于此。华社之外的人们常常并不清楚华人在讨论些什么,又为了什么而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以致于有人调侃说,最爱中国的人不在祖国,而在海外。

另一方面,华人在参与当地的公共政治议题上,却不积极。在一些国家,华人为解除曾经受到过的伤害和歧视而奋斗努力,这也在很大程度了改善了当地华人的处境,并有利于唤起华人的参政热情。但是这一努力离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政治社群还远远不够。甚至直到如今,不少地方的华人在选举时投票率仍然偏低。

(责任编辑:王栋、孟颖)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

视频 >

  • 航展:八一表演队航展:八一表演队
  • 意大利水城闹水灾意大利水城闹水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