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9日09:39 来源:《信息时报》 手机看新闻
“全民教育”令竞争压力过大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分析,以前的大学生考试是为了改变命运,不仅如此,80年代的大学生有着宏大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在这种目标却并不那么明显了。“应试教育下,大家都为了冲击名校,90后基本很少有自己的课余生活,都赶着上各种培训班,很少有玩伴。不像上一代人,学习仅凭爱好。”熊丙奇说。
此外,熊丙奇认为,现在大学不断扩招,不再是以前的精英教育,而更趋于“全民教育”,上大学的回报率不比以前,这就导致竞争激烈让如今的大学生不得不功利。“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几乎都是‘天之骄子’,甚至坐公交车都可以优先。现在大学等级化严重,大学身份不被认同,学历歧视现象也有。在更多元选择的前提下,一旦功利的目标达不到,学生自然会产生焦虑。
熊丙奇建议,新生代的90后要有自我规划意识,正在迷途的孩子应该重新为自己定位,自我负责。90后的大学生也要有理想,不要失去向上的毅力,做好规划。另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孔晓明建议,万一考了一个不喜欢的专业,可以选择第二专业,或者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来补足,或者是考一个跨专业的研究生,总之混日子是绝对不可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