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盡管面臨“三公消費”的限制,白酒行業依舊熱度不減。 |
■ 相關
多家酒企業績遭質疑
對於白酒企業的業績報告,質疑聲一直存在。
酒鬼酒今年7月底發布中報顯示,其上半年淨利2.61億元,同比增長329.22%。當時,有媒體質疑酒鬼酒公司業績作假,稱“酒鬼酒的業績是做上去的,一方面靠機構買貨,一方面靠向經銷商壓貨”,同時酒鬼酒股票存在炒作。
對此,酒鬼酒8月底曾發布澄清公告,否認作假使業績大增。酒鬼酒表示,公司經營業績真實可靠,業績大幅提升是多年來堅持穩健經營,穩步推進發展戰略的結果,並不是“靠機構買貨,靠向經銷商壓貨”所致。
受到質疑的不僅是酒鬼酒,近日有業內人士對山西汾酒前三季淨利暴漲8倍提出質疑。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指出,盡管今年以來汾酒面臨種種利好因素造成其三季度的業績增長,但總體來說,山西汾酒的銷售網絡、品牌認同度等並不至於令其利潤出現暴漲8倍的局面。
“是否作假我不敢確認,但這種業績我認為是有人為的因素在裡面。”朱丹蓬說,“第三季度是白酒銷售旺季的序幕,財報上需要給投資者一個期望和願景。”
北京志起未來營銷咨詢集團董事長、營銷專家李志起表示,“有些企業的財報中增長幅度高得離譜,這可能是企業為了滿足短期利益需要做上去的。”據他介紹,食品、白酒行業產業鏈很長,企業如果在原材料、中間貿易等環節數據上做些文章,外行很難看出來。(李靜)
■ 藥方
“控制出廠量用時間換空間”
據統計,去年白酒行業總產量實現1025.55萬千升,增長幅度超過30%,創歷史新高。有分析員預測,中國白酒的產能陷阱將在2015年爆發。一邊是產能爆發,一邊是經銷渠道庫存壓力空前,這一困境如何解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