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盡管面臨“三公消費”的限制,白酒行業依舊熱度不減。 |
■ 講述
“去年到貨就穩賺 今年賠錢也要賣”
“去年拿到貨就是穩賺,今年行情大不一樣。”在北京西四環經營一家酒類專賣店的楊先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去年年底,茅台酒價格漲到了巔峰,當時每瓶茅台進貨價為1800元,銷售價格超過2000元,拿到貨就是穩賺。
“去年茅台拿貨並不容易,我的店沒有從廠家直接進貨的資格,得找上一級批發商來拿,想多拿些貨就得通關系,當時確實有得賺。”楊老板稱,當時賺的錢都拿出去補貨了。
據楊老板介紹,今年市場行情已大不一樣,春節后茅台、五糧液等高端酒價格出現下跌,至今價格也一直不穩定,茅台跌得最厲害,“為了周轉資金賠錢也要賣,因為店裡並不是經營茅台一種酒,還要騰出資金來進其他品牌的酒。”
“做酒生意的當然希望囤積的這些高端酒價格繼續上漲了,但我也明白,再像前幾年那樣持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了,現在政策上限制這些,再那樣瘋漲不是和政策對著干嗎?”
楊先生說,“所以今年店裡適應形勢多進了些中端酒,但無論到什麼時候,送禮、請客應酬所需要的這些茅台五糧液也不能少,還是很有市場的。對於茅台這些高端酒的庫存,我割肉一部分騰出些資金,手裡還存一些,行情沒有往年好,但銷路還是有的。”
“我有個朋友情況更糟糕,他本來不是做白酒這一行的,去年見倒騰茅台賺錢快就借了些錢囤了不少,現在被套牢了,借的錢還老是被催著還債,急得他每天打電話來問我價格有沒有漲點兒。我也一直在找渠道幫他賣出去,但要想快速回籠資金,賣價就要被壓縮得厲害。況且今年買的人確實有些少。”楊先生說。(李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