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17日16:00 來源:《南方日報》 手機看新聞
渣打:余值主張於法無據
然而,事情遠沒有結束。今年3月,當宋文洲再次查詢賬戶時發現,其名下產品余值已經不在。“他們是專門做了一種理財產品,整體的主要是一個A的部分,經過1.5年之后就轉成B了。法院所判賠償部分是A子計劃。B子計劃中的損失我自己承擔。”宋文洲意識到,沒涉及賠償的B部分余值已經被渣打銀行收回。
“在最近三個星期之前,我正想用小錢,打電話要他把那個錢給我拿回來,他說這不是您的,已經拿走了。我問了法院,也問了律師,大家都認為當時法院隻命令銀行賠償你損失的部分,剩下的部分當然是你的。我給渣打銀行打電話,你們趕快問問法院,他們也問了,還是不給我錢。”
宋文洲認為,剩余資產是自己的,“我認為渣打銀行現在的行為算是非法霸佔,對方一直沒給出說法。”
昨日,渣打銀行回復南方日報的內容與此前的說法基本沒太大的變化。渣打銀行表示:“該案理財產品是銀行按照宋先生要求專門定制的,其本人參與了產品設計的全過程。本案理財產品的合同從未約定在A階段可以贖回。銀行已依法如期、完全地履行了生效判決,不存在宋先生所述的藐視法院判決的情形。”
對於今年出現的理財產品余值問題,渣打銀行回應表示:“對所謂余值的主張,已超越了生效判決內容,於法無據。我行曾邀請宋先生見面,希望與他討論厘清問題,但可惜宋先生拒絕。”渣打銀行建議,就合同和判決內容的相關爭議,可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不過,對於記者進一步詢問“客戶理財資金余值為什麼會突然不見了”的問題時,渣打銀行只是說:“基於公司對客戶資料保密的政策和考慮,我們不便就此發表進一步評論。”他們表示:“我們非常重視在中國法規及政策的框架下,尊重客戶的合法權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