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校園裡,他們是最不引人注意的一群人。縱橫交錯的道路旁的值班崗亭、食堂裡的打飯窗口,或是學生宿舍樓下的傳達室,都是他們的工作舞台。他們是最普通的保安、清潔工、樓管員和水電工。但工作在象牙塔,知識與文化的氛圍也潛移默化地滋潤了他們。其中不少人憑著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更有人甚至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蹭課”自學法律十年 保安當上律師
黑框眼鏡、灰色呢料外套,整理得一絲不苟的短發,坐在湖北千禧律師事務所的辦公室裡,46歲的趙紅柏看起來沉穩、干練。執業近兩年來,他已經受理過大大小小20多起案件,法庭上的唇槍舌劍對他來說不再陌生,但他仍然認為自己“嫩得很”。“現在的工作和我當初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我要學習的地方還太多了。”沒人能夠想到,就在6年前,“趙律師”還只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湖校區南苑市場的一名保安。“為了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我自學了10年,考了5次,這個過程的確不容易。”即使是對陌生人,趙紅柏也毫不諱言自己曾做過保安的經歷。生於湖北雲夢的他起初隻有高中文化,1982年高考落榜后,趙紅柏就輾轉哈爾濱、深圳、武漢打工。1997年,他的堂弟在武漢一家食品廠工作時不慎將手臂卷入絞肉機內受傷,醫藥費無人過問的悲劇,讓他萌生了學法律、當律師的念頭。
1998年,報考律師資格需要專科文憑,他花了3年時間考到專科文憑,並在2002年參加了首次國家司法考試。當時的分數線是240分,他考了180多分。后來考試報名門檻提高,趙紅柏又用3年時間取得本科自考文憑。2008年,他第4次參加國家司法考試,成績比全國合格線高出45分,一時轟動校園。
“我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作閑暇時間看書,別人喜歡打牌聊天,我卻覺得看書和幫別人維權比其他所有事情都能讓我感到快樂。”趙紅柏告訴記者,從1998年到2008年,他幾乎沒有中斷過每天8小時的自學。做保安之后,他還去大學生的課堂上“蹭課”。在學校裡巡邏,遇到有人鬧矛盾,他也會用自己學到的法律知識上前管管“閑事”。
“以前我也羨慕律師是份收入高、能光宗耀祖的體面工作,可是現在,我覺得做律師就要想著為打不起官司的人打官司。”趙紅柏說,2009年實習時跟著老師第一次上庭后,他還尚未獨立辦過案子。
“經常有人來向我請教司法考試的‘秘訣’,問的人多了,我也挺想和他們講講我的故事,算是給他們一些激勵吧。”趙紅柏沉默了片刻,然后說,“人的一輩子其實就是個修身的過程,從保安到律師,我也只是換了個工作環境而已,對於成功的追求,這一輩子是沒有終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