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十年——律師徐猛的好年景

2011年12月08日14: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本報記者 尹曉宇

  在成為執業律師6年后,徐猛選擇了和朋友在北京開律師事務所。

  那年是1999年,一度中斷的中美談判再度開啟,將近年末的時候,兩國就中國“入世”的雙邊談判終於達成協議。

  對於徐猛來說,這是個好兆頭,更廣闊的業務將會出現。兩年之后,隨著中國成功入世,預期成為現實。

  入世之前,受中國經濟發展水平所限,徐猛的團隊向國外客戶提供法律服務機會很少,外國律師事務所對中國的重視也有限。入世之后,大量外國律所進駐中國,世界排名前50的大型律所絕大多數在中國開設了代表處,基於WTO法律項下的新型法律服務業逐漸增多,他的律所就反傾銷、反補貼等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先后與外國同行進行過多次合作,外國律師事務所與國內律師事務所在訴訟事務上的合作已經形成慣例。

  “入世10年,單從法律調整來看,不亞於30多年前中國法制的重建。”徐猛告訴記者,中國為履行世貿組織規則及所作承諾,僅清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就有3000多部,內容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以及透明度、貿易政策的統一實施等各個方面。

  經貿領域的法律調整使律所的業務得到了拓展。中國目前是最大的貿易摩擦國之一,這讓律師行業在貿易救濟措施案件、WTO爭端解決案件、美國337條款調查、海關法及進出口業務咨詢等業務領域方面變得越發專業。

  中國取締了多項限制性投資措施,大大拓寬了投資領域和投資方式。與此適應,律所的外商投資業務也急速增長,包括外商直接投資、涉外收購兼並及外資企業的后續運營等方面。這幾年,徐猛參與了國內某上市公司收購新加坡上市公司,某中國企業在蒙古投資購買金礦等項目。

  徐猛說,假如中國沒有入世,律所的業務類型將不會像現在這麼豐富,自己的工作重心也將更多放在內資法律業務上。但是現在,公司業務和跨國公司相關的已經非常多了,包括為微軟公司、殼牌石油、寶潔公司等提供服務。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