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27日10:2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我不是官員中的異類”
中國青年報:您是否認為自己在同事間是個“異類”?
汪業元:我不是官員中的異類。
張家界市委10位常委都面向全市人民,進行了公開承諾。全市老百姓通過看電視、報紙和上網都能了解到。而我們的公開程度不一,首先是崗位和職責不同決定的。常委中除我之外,來自宣傳、組織、統戰、軍事等各個領域,崗位性質決定了我們的公開程度無法整齊劃一,市委也沒有強調“千篇一律”的公開。
我這麼做,不能說我有多大的勇氣,同事們也從不把我看成一個刻意標新立異的“異類”。其實,仇和到了昆明,就要求昆明各級領導干部公布自己的工作。去年,長沙市各級領導干部公開自己的手機號碼,要求對群眾來電不許“躲貓貓”。省級城市已經搞了,我只是向他們看齊當中,選擇了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
我目前沒有感到壓力,沒有想搞一個功利的東西,不希望社會輿論把我“捧殺”。
中國青年報:公開個人信息是官員聯系老百姓的最好方式嗎?
汪業元:實際上,聯系老百姓有多種方式,公開個人信息就比較適合紀委工作。但每個官員也都有適合自己的聯系老百姓的方式。
就紀委工作而言,我很同意有些網友的留言:“你隻上網,也不能了解社會的真實面貌。”我覺得這個意見很中肯,因為能上微博的人畢竟需要一定的物質和文化基礎,而我們的社會上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比如留守兒童、山區老人,是無法上網的,他們不知道如何聯系到我。同時意味著我隻能接受一部分群眾的監督,還有大量的“死角”沒有渠道監督我,我還需要實地探訪,去了解這部分社情民意。此外,不僅是我,鄉、鎮、村級的每位黨員都應該發揮作用,讓他們的利益得到關照和維護。
說到微博,我個人在20日被騰訊微博實名認証以前,已經“潛水”很久了。我認為官員應該珍惜、合理利用這樣一個溝通和對話的渠道。中國有數億網民,微博上有一些負面的東西,需要更多的正面能量。我希望官員的加入,官員與網友心平氣和、以心交心地溝通,能充當網上的減壓閥和謠言粉碎機。
北京2月26日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