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法制晚报》记者从教育部相关部门了解,并走访清华、北大、人大、北外、二外等外国留学生较集中的院校发现,除了外国学生长久青睐的汉语外,让人意外的是,中国艺术、中医等颇具中国特色的专业竟最受“金发碧眼”的洋学生们热捧。 |
刘永光,老挝人
“除了汉语,我还很喜欢中国太极”
刘永光是地地道道的老挝人,属于该国人口最多的老族,家在万象。从外表和中文语言表达水平来看,一般人可能很难看出他是外国人。
“我HSK汉语水平测试拿了六级,是最高级别,”刘永光轻松地告诉记者,“我从小就在老挝的国际中文学校学习,但我家跟华侨、华人没有任何关系。”
“我妈妈认为学习汉语非常重要,从小就让我学。我妈妈自己也会说汉语,而我爸爸不会。小时候我都是学着中文教材长大的,同样内容的教材,比如化学、数学,我要用老挝语和中文两种语言学习两遍。我小学就做过中文导游了。大学毕业后,我还要把我在中国学到的经贸知识,翻译成老挝语带到未来的工作当中去。”刘永光用非常流畅的中文向记者介绍了自己学中文的经历。
刘永光因为从小在中文学校就读的缘故,早早就知道中国书法、水墨画、太极和剪纸。在他现在就读的大学,中国文化必修课中他都选择了“高级水平”来学习。
谈起自己喜爱的中国太极课程,刘永光大呼过瘾:“中国太极太好玩啦!每个星期我都期盼着这节课能快点到来!这是不由自主地、发自内心的期盼啊!”
他回忆道:“以前上课的时候我都站在最前面,老师常常也会表扬我动作做得好。上这个太极课时,时间过得最快。”
小刘认为,中国太极的招式尽管看起来慢慢的、轻轻的、柔柔的,但每次做完以后都会给他带来身体暖暖的感觉,而且他明显感到自己的身体更加轻松了,精神也会变得愉悦。特别重要的是,他还觉得打完太极,“人会变得很平静” 。
除了学习太极拳,他还同时学过书法和剪纸,但学的时间都不长,仅为一个学期。“与中国书法比较起来,我更喜欢剪纸。”刘同学说,“因为教我的老师更表扬我剪纸剪得好,比其他同学剪得更为精致、小巧。”“未来有机会的话,我想我还会接触中国文化的。但我首先要回我们国家工作,也许回国以后学习这些的时间就少了。”
从刘永光学习中国文化的经历来看,他因为汉语水平较高,因此中国文化学得也比其他同学更快、更容易,水平更高。但毋庸置疑,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除了打太极亲身感受的良好体验外,受到了中国老师对其鼓励和认可程度的影响。
丁一谨,泰国人“爸爸让我学书法的”
这个20岁的小姑娘,学中国书法的时间一年不到,进步却是突飞猛进。小丁现在在校外师从云南知名书法家张诚老师。
问及为什么不在学校学习书法的原因,她说:“张诚老师是我爸爸专门为我挑选的。他认为张老师有长期教学生学书法的经验,字也写得好。还有在学校学习压力也比较大,有学分影响。我还是喜欢校外比较轻松的环境。”
为了能学好书法,丁一谨的爸爸还专门找老师,可见其良苦用心。“她爸爸汉语很好,对笔墨纸砚颇有些研究,来我这里买文房四宝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出好货。”张诚老师介绍。
向丁一谨详细了解才知道,原来小丁的爸爸是中国人,泰籍华侨,而妈妈则是纯粹的泰国人。
这个小姑娘为了能让爸爸满意,自愿接受了爸爸这样培养她的决定。而在张老师的眼里,丁一谨是一个领悟能力强、有灵性的学生。
“从今年1月份学习到现在,她已写完一本练习册了。在今年举办的临摹大观楼长联的活动中,丁一谨还和其他中国学生一起比赛,获得了优秀奖。”张老师边说边给小丁刚写好的书法字打分。
按照张老师评分规则,写得好的就三个圈,特别好的就画个小三角形。而丁一谨的习字多数得了三个圈,平均每三四个字中有一个得到了小三角形。
小丁有点绘画基础。据记者调查,跟小丁一样把书法当作画画的留学生不在少数,他们很多人认为有绘画基础的人,就比较容易学好中国书法。
目前,虽然小丁的书法字在爸爸眼里还不算好,自认为与爸爸的写字水平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她写的字还是被家里拿着去在过年过节时送人了。
父亲的指引,老师的鼓励,还有参加中国书法比赛获奖的经历,无疑给丁一谨练习书法带来了不少信心。她说:“我觉得自己在没学习书法前,常常生气。而学习了书法后,我不太容易生气了。每次练习书法都会给我一种很安静的感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