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张靓颖,“只娱乐不入圈”【2】

手机里仅存35个联系电话,不想只唱情歌迎合歌迷

2012年01月05日14:43    来源:人民网-《环球人物》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想给父亲买双鞋

稍早之前在成都的演出对张靓颖的意义更加深远。这是她出生并生活了20 多年的地方,台下的观众不少是看着她长大的亲友。“她们了解我的习惯和每一个动作,我在哪个阶段走神、忘词,他们都能轻易觉察。”张靓颖如此回忆。更有趣的是,从酒店到排练场,她都会主动给司机指路。尽管司机是成都本地人,她却笃信自己对于路况的判断,怎么走不堵车、怎么走红灯少,她都能迅速告诉司机。

1984 年10 月11 日,张靓颖出生在成都的一片老楼群里。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族。父亲是单位的文艺骨干,张靓颖从小就表现出音乐天赋。6 岁时,她听过一遍的歌,就可以完整地唱出来。尽管收入微薄,但父母一直很宠爱小靓颖,省吃俭用满足孩子的需要。

在她还上小学时,由于工作劳累,母亲积劳成疾住院了。小靓颖每天放学后,就跑到医院给妈妈唱歌听。妈妈一听到她的歌声就忘记了病痛,露出笑容。家里则完全靠父亲一个人负担。有一次接小靓颖放学,父亲在公车上累得睡着了,小靓颖无意间发现,父亲的鞋子已经破了洞,她一回家就用自己的小脚量了父亲的鞋子,并暗暗决定要给父亲买一双新鞋。天有不测风云,几年后父亲被查出患了癌症,他拖着病重的身体对小靓颖说:“孩子,你放心,我不会丢下这个家。”那时,小靓颖心中仍牢牢记挂着欠父亲的那双鞋。

15 岁的张靓颖不得不走出家门赚钱养家。她走进了成都著名的酒吧“音乐房子”:“老板,请您试用我,唱得不好,我可以不要钱。”老板问:“你这么年轻就出来赚钱,为什么啊?”“给爸爸买件礼物。”老板被她的孝心打动,就让她试试。结果,一曲《草帽歌》唱完,店里所有的听众都为之动容,张靓颖也开始了驻唱生涯。

也是那一年, 父亲病情加重,母亲对她说:“我们把房子卖了给爸爸治病好不好?”她边抹眼泪边点头。由于在酒吧表现优异,张靓颖一个月能挣到1400 多元钱,是当时下岗的母亲工资的3 倍,她也终于有钱给父亲买一双新鞋。可当父亲穿上那双崭新的皮鞋时,却再也站不起来了。父亲去世后,张靓颖继续负担着养家的责任,把所有挣到的钱都给妈妈保管。

面对记者,张靓颖已不愿意提及当年的往事,对于“音乐房子”的驻唱生活,她只是表示:“‘音乐房子’是一个纯粹的地方。我是那里最小的歌手,可以肆无忌惮。”如今,她记忆里只有美好的片段:在“音乐房子”翻唱李玟、张惠妹和范晓萱的歌;穿着拖鞋上台表演。

记者问她:“如果没有当歌手,你会做什么?”张靓颖沉思片刻:“什么都可能。我最早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是普通上班族,也可能开出租车,或者当厨师。我当初考驾照,就是因为妈妈看见电视里说,现在出租车司机需要两年以上的驾龄,所以要我先考着,以后找不到工作和舅舅一起包车。我当时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当职业歌手。”

她的命运在2003 年被一场“超级女声选秀比赛”改变。从成都唱区参赛,她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并摘得季军。如今,张靓颖却慢慢和“超女”撇开关系。对没成名的人来说,“超女”是一个值得夸耀的资历,对于已经功成名就的人来说,“超女”可能意味着不愿意提及的往事。

 

(责任编辑:陈兴来)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