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1月05日14:43 来源:人民网-《环球人物》 手机看新闻

“对不起,对不起。我以前从不迟到的,做每件事都会定一个闹钟,但现在闹钟不管用,每件事都不按时开始和结束……”一见到记者,张靓颖首先道歉。刚落座,她又说:“对不起,我还得打个电话,下个活动肯定又晚了,得向他们先道个歉。”这个身材瘦小的姑娘,只有27 岁,从“超级女声”季军起步,在5 年时间里横扫华语乐坛各大奖项,并受邀在“格莱美音乐节”和“奥普拉脱口秀”上演唱,可谓风光无限。而生活中的她却是一个15 岁就开始边读书边挣钱养家,手机里仅存35 个联系电话,“只娱乐不入圈”的女孩。2011年10 月—11 月,张靓颖“我的模样”巡回演唱会,从上海、成都到北京,场场爆满。喜欢她的和讨厌她的人都想了解,到底什么是她的模样。
“我唱的不是歌,是内心的感受”
生活在这个现实的世界,有人虚伪矫饰,有人真诚以对,张靓颖选择了第三种——中庸主义。她不想自己成为第一种人,也怕因为是第二种人就伤害了周遭,“我要对得起公司和帮助过我的人。”直到今天,她都如履薄冰,担心变成娱乐圈流水线上又一个“万中有一”的零件,也担心一旦“万中无一”了,就会被这个圈子摒弃。为此,她谨言慎行。只要穿着材质轻薄的衣服,她会首先在家拿长焦相机拍照,确定不会透出内衣轮廓,才敢安心出门。她没多少圈内朋友,见到同行,只点头示意,根本挤不出一句客套话。“以前我的世界里根本没有‘明星’和‘艺人’这种称呼,只有‘演员’和‘歌手’。”张靓颖瞪着她的大眼睛对记者说。
张靓颖的愿望,就是能做一名纯粹的歌手。12 岁时,她在一家音像店里听到美国歌手玛丽亚·凯莉的歌,就着了迷,恳求老板一次又一次反复播放。她可以不吃饭,省钱买下一盘磁带和两节电池,然后对同学说:“借你的录音机用一下,我自备磁带和电池。”和许多同龄人“追星”不同,张靓颖根本不想了解凯莉的身高、体重、穿衣打扮,她只想学习歌唱技巧。报考大学时,她选择了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为的是了解英文歌的内涵。在华语歌手中,能够进入欧美主流音乐市场的一直是凤毛麟角,而张靓颖正在一步步走上这条“国际化成长路径”。
尽管当职业歌手只有短短5 年,但在张靓颖看来,这5 年的历程几乎彻底改变了她。原本微笑、随性的张靓颖,如今不得不接受外界强加于她的“忧郁”的外衣。《音乐时空》的编辑姜鑫说:“现在听众就认伤感情歌。”张靓颖对记者说:“我本身是个特别纠结的人。每次发唱片之前,都想着要给大家一个什么样的印象,但最后出来的印象和我自己的意愿又有误差。大家认为张靓颖就是一位忧伤歌手,应该唱慢歌和情歌。就连上舞台,大家都希望我缓步,不可以太活泼。可是,这并不是真实的我。直接和干脆才是我的模样。张靓颖不止有一面。我是一个情绪化的人。出门时的天色、自己的穿衣打扮、路人的一句话,都可能会影响我一天的状态。很多人说,我是一个在理性的基础上感性的人。”
这5 年,张靓颖出了各类专辑20 多张,算是个高产歌手,其中,《如果爱下去》、《画心》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但张靓颖却说,她其实一直在寻找自信。“以前,我觉得当歌手就是唱歌,但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要站在舞台上,我唱的不是歌,是内心的感受。以前我没自信,是因为总觉得和大家对我的期望有差距。 从小,我就听最好的歌手唱歌,一下就能看出和他们的距离。当大家给我欢呼、掌声和尖叫时,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歌手。前几年,我一直在寻找自信的资本,并一直拼命学习唱歌,希望能堂堂正正地说:‘请大家为我鼓掌。’”2011年11 月26 日, 北京万事达中心,张靓颖对着台下数万观众终于说出了这句话,得偿所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