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首页|国内|国际|台湾|港澳|华人|评论|留学|创投|娱乐|文史|书画|旅游|视频|汉语|地方|论坛
海外网>>国内>>文教

意大利心理学家眼中的当下中国【5】

2012年11月19日16:36    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他是弗洛伊德和荣格精神分析理论的当代实践者,他曾为12种不同文化背景的来访者释梦40000余个,他倡导“回到身体”,去看见最本真的那个自己,从躯体隐藏的情绪痕迹中找到生活的意义,从而更积极、自由、幸福地生活……
 
中国家庭正在经历大地震
 
记者:我想问问您,您觉得家庭的意义在哪儿?
马龙: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东西方具有很大差异!所以,在这里,假设我们说的是中国的家庭。中国的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我对中国的社会知之甚少,我认为,中国在近些年,家庭中的世界和家庭外的世界没有区别。在我们继续讨论前,我想澄清一个观点,中西方在心理学意义上的人的心理大不相同,中国人总是到处感受着历史,西方人却没有这种感觉。在中国,集体总是比个人重要;而在西方,个人总是比集体重要,家庭是介于个体和社会大集体的中间部分。东西方很不相同。举个例子:我认为东方人潜意识认为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西方人则认为家庭是个体地图的放大版。因此西方人将外在的世界与家庭分离,中国却不是这样。但是,现在,东西方都在变化。中国的变化却大于西方,举个例子,现代中国人们对个性的追求非常强烈,这很显然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体系在发生巨变,经济体系更是如此。中国从农业大国走向强大的工业大国,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需求。注重物质,是个体感受现实的方式。因为人们不再为了家庭和现实寻求物质,而是为了自己的欲望寻求满足,这是一个个体化的经验。
当你想得到一个东西,比如香车美女,你知道你是想为自己寻找的,不是为了你的家庭。基本的心理学逻辑会说,欲望来自于童年早期。一个婴儿是注意不到周围的世界和人的,他只会注意到自己的需求,他的所有生活体验也都是围绕自己的需求展开的。中国社会现在就是基于这样的机制运作:根据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欲望。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的行为像个孩子。他们对自己的所有想法都是个性化的方式。所以,基于这个考虑,家庭在中国社会的角色正在发生快速变化。我们甚至可以戏剧化的说:中国的很多家庭正在经历大地震。像我很多的中国朋友们正在经历的一样,多少家庭不快乐?举个例子:传统结构下的中国家庭,三世同堂,爷爷,父母,孩子,大家都住在一起,和睦相处,彼此接纳。现在不再是这样,我无数次听到婆婆与儿媳间的战争,这非常普遍。男人,作为一个女人的老公,一个妈妈的儿子,度日如年,如履薄冰。常常,他们很不快乐,而且行为像个孩子,因为他们不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在顺从母亲要求的同时让妻子快乐?所以,你能看到,中国的家庭有多少问题!现代社会,人们不像过去认为的那样,觉得自己归属于家庭,他们开始只考虑自己。老人在家庭中,担心失去自己的力量,失去孩子们的尊重;年轻人觉得照顾老人负担过重,影响他们为自己着想,追求自己的欲望,追求自己的物质满足。
记者:我感觉您特别了解中国。
马龙:当然我只是开始了解中国,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很难去了解的特别深入。但是,我喜欢这个国家。大体上来说,我喜欢这个世界。我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学者只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同时,我还做人类学的研究。我去过亚洲,非洲,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见过无数种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的,我对这些都非常着迷。而且,我在中国有很多朋友,我也可以说我在中国有自己的生活。
记者:对待中国的婆媳关系问题,您有什么建议呢?
马龙:我很庆幸我刚才说我不了解中国。事实上,不幸的是,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没有实用性的建议。这种类型的建议应该在别的层面去体现。也许是道德的层面。你也许会说我是个道德感至上的卫道士,显然我并不是。这种巨大痛苦的问题,作为道德家,从道德层面贴近将会是仅有的去贴近真正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不幸的是,除了一个建议,我别无他法。那就是,人们彼此应该再多些爱!我会多说一些解释这个问题。当社会大量快速的变化时,文化也随之改变。人们失去了可以相互理解的语言,他们失去了相互了解的方式。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人们必须寻找新的方式相互理解。怎么做到呢?天天去学习?这需要巨大的耐心和理解,这种理解不仅仅是对彼此的,还有对自我的觉察。这更需要无比的智慧。但是现代社会对物质需求的理想化不允许人们将才智用于这些。所以除了彼此多给一些爱,我看不到任何其它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如果再给一些现实层面的建议,我会说:年长者,试着不害怕失去在家庭中的力量,被丢在一边孤独终老(因为我知道在中国有一个数据是,65%的老年人感到孤独)。他们感觉孤独,是因为他们担心,当他们失去与孩子和家庭的联系后,他们的生活毫无意义。确实是这样,不仅在这里,在西方,也有很多很多的人,不能用创造性的方式生活!
当他们退出生产系统,比如停止工作,或者失去他们的社会角色。他们立即失去了对生活中所有事情的兴趣。如果人们能再多想一点他们生活中真正有趣的事情,而不是只想他们自己。如果他们能更多关照自己的创造性,不仅老年时不会觉得孤独,而且还能发现更多仅仅属于这个年龄的美好。也许老年阶段会成为整个人生最有趣的年龄段。事实上,不要认为充满智慧的老年人只会重复早年的内容,那些与现实无关的观念。他们思考的很多事情与现实相关。所以,所有人都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创造性。对于年轻人,他们的任务依然困难艰巨,他们要学会摒弃他们的愧疚感。这是什么意思呢?从表层看,年轻人没有愧疚感。是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下,年轻人注重物质需求,不关心他人,乍一眼看上去是这样的。但是,当你透过表层往下看时,你会看到一颗被愧疚感苦苦折磨的心。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爱他们的父母了。于是,愧疚感牵引着他们的行为向错误的方向走去。
我说的,让年轻人丢弃他们的愧疚感时是什么意思呢?我是说他们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承担自己的责任:他们和父母的互动应该是在同一个层次,以成年人的角度,平等的互动。不再像一个不顺从的孩子,而是作为一个可以教长辈一些事情的成年人。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当他们可以成为他们自己父母的父母,男人和女人就真正变成了成年人。这并不是说,父母越来越老,越来越虚弱,孩子不得不照顾父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说的是更深。我的意思是,孩子应该用新思想,新感觉丰富父母的世界。当与父母不同的新观念,新感觉出现时,父母会成为最先为孩子高兴的人,因为这是对他们创造性的鼓舞。简短的说,我们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家庭,不遵从以往的模式,但是,这个新家庭也会和旧的家庭相似。这是矛盾的,但是,生活本身就充满矛盾。
(责任编辑:刘凌)

相关新闻 >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

视频 >

  • 珠海航展精彩汇编珠海航展精彩汇编
  • 澳出现罕见水龙卷澳出现罕见水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