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跟团出游原本是让游客最省心的、最方便的,交通、住宿、饮食一概不用操心,但在良莠不齐的旅行社中,你或许就会碰上被拼团、领队甩团、强迫自费、擅自缩短游览时间等一系列让人不悦的遭遇,那么此时出游的好心情完全会被破坏。 |
潜规则4
自费项目总比约定多
自费项目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这可以说是参团游时都会面对的问题。钟晖告诉记者,不少旅行社为了把参团价格拉低,往往会设置很多自费项目,泰国比较典型,每人先交600元基本成了不少旅行社的惯例。
孙立群对此表示,还有的旅行社在出发前会发给游客一张自费项目表,上面每项多少钱都写得很清楚,但是到了目的地,当地地接社导游手里也有一张表,标价却比游客手里的高,而且他们还会找出各种理由向游客解释是最近刚刚调的价,这时游客大多乖乖就范。此外,钟晖补充说,现在有些标明无自费的团,有时会在完成规定景点的行程后向游客推荐自费项目,这时要掌握一个全团一致的原则,如果游客都自愿参加,这无可厚非,但绝不能是事先就压缩固定行程,同时还强迫游客参加。
潜规则5
为避法规“变相购物”
关于因购物而引发的纠纷在近些年层出不穷。对此,孙立群介绍说,虽然有相关法规对此做出约束,但还是有不少旅行社钻空子,带领游客去“变相购物”。比较典型的是云南,现在有不少地接社都会安排鲜花市场和七彩云南两个点,他们宣称这不属于进购物店。但其实这也算购物,事先都应该明示,并且不能强迫游客购买。
钟晖则告诉记者,现在还有的旅行社打出一站式购物的概念。比如在香港,它表面上把好几个购物店缩成只进一个,但是在这一个购物店中涵盖了珠宝、手表、相机等多种元素,让游客只进一个店就能把腰包掏空。
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
零负团费不应在低端团上
现在不少旅行社有一个无法走出的怪圈,就是通过降低直观报名价格,把游客骗上路,之后旅行社和导游便带着一种赌博心理,想方设法掏出游客身上的钱来弥补成本,而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穷家富路”,因此有些人即使本身经济能力不强,但在出游时也会带上一笔钱,这就更给了导游可乘之机。
其实这种“零负团费”的操作模式本身也是一种商业模式,却被一些无良的旅行社和导游所严重异化了。游客通常有比价心理,可旅游产品具有不可比性,因为同一个目的地在服务、行程、交通方式、住宿标准各项上的区别会很大。现在有的游客为了规避风险,往往选择名气比较大的旅行社,不过旅游这个行业利润率低,不少大社也会有这种低价产品,这使得消费者更加容易中招。因此除了呼吁游客要理性消费外,一些有实力的大旅行社也应该进一步优化升级自身的产品,“零负团费”绝不能用在低端团上。相反,一些高端的购物主题游、赌场游倒是可以尝试,因为参团的游客就是冲着消费来的,他们有经济实力,对服务品质要求高,如果旅行社可以整合好各方面的资源,也许是个一举多得的操作模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