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10:16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业界:
呼吁反制美国企业
近日来,不少业界人士纷纷呼吁,应该采取措施反制美国企业。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谢明敦对本报记者表示,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防范和打压是长期趋势,中国也应该采取一些反制措施。
电信专家付亮认为,相对而言,中国市场的大门一直敞开,反观美国市场对中国企业的态度,其准入尺度与考量尺度极其苛刻。中国市场是时候重新考虑美国企业进入的衡量尺度。
电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分析称,这些年外来跨国公司在华享受超国民待遇,甚至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都畅通无阻,但即便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内IT通信企业也频被美国以安全为由拒之门外。
互联网协会特邀专家杨孝文表示,美国对中国安全企业层层设防,可是我们对美国安全企业却毫无戒心。这种企业待遇的不公必将导致安全的失衡,应该引起我国政府企业的警觉。
如果电信贸易战第一枪打响,预计思科将比华为更受伤。有数据显示,美国销售额仅占华为总收入的4%,而亚洲、环太平洋地区和中国业务却占了思科总业务的16%以上。
反思:
谁来防范美国企业?
华为遭美封杀事件,也引发了业界对我国信息安全的反思。美国对中国安全企业层层设防,可是我们对美国安全企业却毫无戒心,美国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国家,也是目前信息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美国把信息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层次,早在十年前便公布了《网络安全国家战略》以及《确保信息安全的国家战略》,确定了3个战略目标和5项优先行动。
另外,其他国家的企业,只要与信息安全沾点边的,只要提出进入美国市场的申请,美国政府基本上都以安全为由予以拒绝,这其中便包括中国几家公司。纵观今日美国安全市场,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各个企业,采用的信息安全产品是清一色的美国货。
数据:
华为业务远不及思科
根据华为企业业务公布的数据,2011年实现企业业务合同销售收入38亿美元,与思科相比,仍然不足其十分之一,按照华为企业业务的战略,到2015年,其销售收入要达到150亿美元。实际上,即便如此,3年之后的华为企业业务仍不足今天思科规模的一半。但是,作为全球企业网市场的龙头老大,思科虽然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的企业网市场份额,不得不警惕华为的进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