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努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杨  杰

2012年10月10日11: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近年来,我们把增加村级集体财富积累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头戏,唱响解放思想、找准路子、机制保障三部曲,探索推行盘活资产、企业改制、服务创收、兴办实体、商贸带动、产业经营、后进帮扶等七种有效模式,农村集体财富呈现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稳步增加的良好发展态势,有力促进了全市农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今年6月份,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

我们坚定发展信心。霸州市委清醒地认识到,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在带领农民增收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思路、好方法、硬举措,真正让农村村集体“有钱办事”,增强农村党组织服务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明确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三化”互动工作思路,努力开辟城乡协调发展新局面。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方针政策,力促财政支出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按照“两个市区、五个中心镇、十个中心社区、五十个中心村”的“2515”格局,谋划新布局,发展新产业,探索新机制,涵养新风貌,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

我们拓展增收渠道。充分考虑村民意愿,因村制宜,敢闯敢试,探索推行了七种有效模式。一是盘活资产模式。以霸州镇牛业庄村为代表的86个村,靠盘活闲置资产实现了集体增收。二是企业改制模式。以胜芳镇东升街为代表的12个村,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三是服务创收模式。以东杨庄乡邱庄子村为代表的134个村街,靠服务创收,集体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四是兴办实体模式。以开发区宋庄村为代表的42个村,通过开发住宅小区、建立服务公司等形式,走出了一条和谐富裕之路。五是商贸带动模式。以霸州镇贾庄村为代表的63个村街,通过建设各类专业商贸市场,靠商贸流通实现了集体创收。六是产业经营模式。以王庄子乡王庄子村为代表的44个村,通过发展农业合作社,靠产业经营增加了集体财富。七是后进帮扶模式。以岔河集乡刘庄村为代表的46个村,通过市乡两级重点帮扶,短期内开动了集体增收的引擎,加速了村街的发展。

 

(责任编辑:赵鸣飞)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